《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读后感
《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读后感
302班龚斌凯
读完詹文令老师写的《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后,我不禁心里一阵颤抖的痛,心里不禁默然。本书共分十章,每章又分为若干小节。每个部分都是关于当前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通过作者和家长之间的问答来回答。每一个答案都那么发人深省、令人感动。读完每一节后,沉思、反思、比较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和差异。她确实触动了我们灵魂的痛处。同时也为我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根源提供了一线希望。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第一课堂”,那么校园就是孩子的“第二学校、第二课堂”。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质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孩子从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时,这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点。幼儿园以育儿为主,老师阿姨们对孩子们细心、体贴的照顾,让孩子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很容易学到很多知识。进入一年级后,孩子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上课需要集中注意力。此外,他们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孩子需要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让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学习要在入学之前就开始,学前教育也不容忽视。古人云:“修心习,为成圣奠定基础”。这意味着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就会为他们人生的伟大成就奠定基础。作为家长,不仅要了解一年级孩子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启发孩子的意识,加强行为训练和习惯培养,以身作则,鼓励孩子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小事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做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他们做作业的习惯。注意书写姿势;规定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不能拖延、不能玩耍、不能吃饭。孩子做作业时,不仅要求准确率高,而且字迹工整,书面整齐。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作业太慢、错误率高、或者不会检查,就赶紧去帮助孩子。他们不仅没有帮助孩子,还养成了依赖大人、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表现。孩子考试成绩的高低更客观地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表现不佳的原因也不同。针对不同原因,需要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帮助。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表现,鼓励他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也允许他犯错误,理解和尊重孩子。如果不顾一切,采取打骂教育,就会激起孩子的抵触情绪,甚至导致孩子作弊。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我们不能忽视孩子言行中所表现出的不良道德因素,更要特别关注“第一信息”。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重智轻德。否则,孩子以后进入社会就很难与他人合作,脆弱的心理也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孩子的道德修养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不能忽视孩子言行中所表现出的不良道德因素,更要特别关注“第一信息”。例如,第一次向同学借东西不归还,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次不回家。放学后的时间……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千万不要这样做。要通融,教育时要讲究方法,注重耐心的说服和引导,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古语云:“爱子,教其正,受其恶”。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应该教导他们道德准则和规则,不要让他们误入歧途。詹老师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要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父母的身份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真正有效的教育需要父母正确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建构是共同完成的。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入学前,家长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孩子入学后,首先应了解学校的作息制度,并据此安排孩子的正常生活。还应及时了解学校、班级对学生的要求,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养成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习惯。此外,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倡导孩子文明行为做出表率。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应该随便给零花钱。要注重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才能对孩子进行早期培养。养成他们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一颗好种子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辛苦。在了解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精心教导、精心引导,才能使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