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复活有感有 一种心灵的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部杰作中最新的一部,被认为是他创作的“最高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的史诗般的宏伟和明亮的诗意,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涛和不安的动荡——它完全体现了一位伟人晚年的稳重和悲悯。气氛!
在这里,作家敏锐的眼光、精准的描写、蓬勃的写作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工作内容的严肃性是一致的。在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者保持着超凡的冷静,但读者却情不自禁地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震撼。托尔斯泰在这里比以前更深入地挖掘。可以说,整个俄罗斯都被他翻了个底朝天。他所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到了可以作为“镜子”的地步。大实话!正是因为作品去掉了浪漫主义的慵懒元素,所以整件作品才展现出它的力量,就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一样。然而,这不是普通的雕塑,这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投射了19世纪末整个俄罗斯的现实。上面刻着穷人、贵族、狱卒、囚犯、革命者、医生、***、学生……其中夹杂着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在这里,作者唱响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曲:“我们为不幸者流泪,世间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复活——人类最美的情感的复活!即使在今天,许多人可能还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埋藏着自己的美好感情。这个时候,我们不就需要《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吗?
正如花草需要春雨才能长出新绿一样,人类也需要博爱和慈悲才能不断进步。或许这就是复活永垂不朽的原因。
虽然《复活》写的是一个贵族的自白,但托尔斯泰并不把这个母题视为贵族的激情。他将忏悔置于人类灵魂的内在和普遍矛盾之中。人类同时具有神性和兽性。人放纵自己,就可能跌倒;但当人变得有意识时,他们可能会“复活”。因此,托尔斯泰主张“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主张“不以暴力抗恶”,这是反对阶级斗争的。然而,作为人类寻求精神解放的一种文献,
在我们这个道德修养被视为笑话的时代,读这样的书可能会引起某种羞耻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5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