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英雄辈出。不少个性张扬的英雄都曾经过这里。东汉末年,三国九国悄然登上历史舞台。可以把它称为一段历史、一段浪漫、或者一部精彩的戏剧。天下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它来得匆忙,去得匆忙。短短一百年的时间,三国为历史画卷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我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三国志》。我只是想象自己是三国的一员,在几千年前的战场上称雄,意气风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发现,小时候那些幼稚的想法,或许源于对三国最朴素的热爱。我越喜欢它,就越想探索它的现实。毕竟,《三国演义》是用文学的方式,从数百年后的角度来描述那段历史。然而,文学形象并不能取代真实的历史。然后我开始读《三国志》,觉得作者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能在一本历史书中把历史和情感结合起来,真是了不起。当我还在思考三国历史的时候,我看到了《易中天鉴三国》。易老师用现代的视角,用故事讲述历史,用人物讲述历史,用历史讲述文化,用文化讲述人性。让我明白了应该如何看待三国,正确认识三国的性格。打开尘封的历史书,看看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归根结底都是他们性格的成功与失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通过《三国志》中人物的奋斗,我们可以发现,分析战争或政治胜败,始终是一个领导者作为一个人的成败。难道就没有胜败的依据吗?其实,早在奋斗开始的时候,做人的利弊就已经确定了。这一点,不再局限于三国。长江向东流。历史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兴衰,也不仅仅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这也让我们明白,我们必须以史为鉴,为自己指明方向。为前进的道路奠定基石。命运已经为你安排好了起点,但旅程却要你自己来驾驭。

剑光影已暗淡,惯看秋月春风。多少英雄儿女,繁华盛世,随着滚滚江水流入大海。古今中外,很多事情都被人取笑。研究三个王国,研究历史,让它为你指明成功之路。锻炼身体,磨练自己,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2篇】

经过一个暑假,我终于读完了易中天写的《三国之味》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前我只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参加过哪些战争,但看了《三国演义》后,他们的使命形象和精神却被深深铭刻在心底。我的心。

以三国中的“聪明明星”诸葛亮为例。在我们心里,他就像智商165的爱因斯坦一样,是智慧的化身。但这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使用了“空城计”来躲过一劫,但是易中天老师经过多方分析,认为诸葛亮并没有使用空城计。因为按照司马懿的性格,他会派几个士兵闯入城中,在城上射杀装扮成老人的诸葛亮。而且诸葛亮也是一个谨慎的人,不会做出“空城计”之类的冒险策略。易中天老师的分析确实有科学依据。

易中天老师的分析不仅有科学依据,而且非常多方面。

以易中天写得最多的曹操为例。他不仅有一张霸气的脸,还有英勇的一面和对家人温柔的一面。让我对曹操有了更深的印象。这根本不是民间传说中的奸诈曹操,这才是真正的曹操。

还记得易中天老师说过的话:“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载、野史和传说、戏剧安排和小说。”我对三国的历史非常感兴趣。

我曾经以为关羽是一位胆识过人的英雄。孙权攻打合肥时,关羽为了博取名声,主动进攻吴国樊城。虽然七军被水淹没,但由于轻敌,吕蒙白衣渡江,凭借技巧攻克了荆州。最终,关羽大败麦城,陷入绝境。关羽父子均被孙权所杀。易中天老师分析了关羽失败的原因:一是轻敌,二是骄傲,三是对部下过于严格,四是粗心。

三国的历史就像一面被布遮住的镜子,而易中天老师的《三国鉴赏》让我们解开了布,清晰地看到了三国的真实人物。里面的很多历史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让我以后不再犯和文中人物一样的错误,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虽然暑假即将结束,但读了这么好的书我不后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796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