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我细细地读着鲁迅的《朝花夕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店》,享受着字里行间时不时流露的纯真感情,一幅幅令人着迷的自然画卷出现在我的眼前。

油蝇在这里歌唱,蟋蟀在这里弹奏钢琴。翻碎砖时,有时会遇到蜈蚣;和有斑点的昆虫。如果你用手指按压它的脊椎,它就会发出“啪”的一声,后面的孔口就会冒出一阵烟雾……

当我读鲁迅老师充满童年回忆的散文时,我感觉自己正在读鲁迅老师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心。突然,我仿佛看到了少年鲁迅,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溜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们一起捕鸟,但由于缺乏耐心,他并没有抓到多少。他经常听护士常妈妈讲故事,所以他很害怕药草园里的那只鸟。红蛇。在三味书店,尽管受老师严格教导,他还是无法忍受学生们内心的稚气。当他全神贯注地读书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学生们正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在用纸甲在指甲上玩耍,而鲁迅则在专心致志地画画……

所有的感情都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令人回味。也许它在我心里产生了共鸣。我实在不明白,我怎么会这么喜欢《朝花夕拾》里的一篇文章,尤其是作者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的。这个世界让人读起来感到友善和热情。

鲁迅老师在文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他希望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想整天被父母和家奴所控制。这是儿童所独有的。我的家在乡下,附近有一大片田地。星期天,我总是去那里享受春天的阳光,秋天的微风,还有我总是摘下来的油菜花,一朵都不留。我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许这就是我和青年鲁迅的相似之处,让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如此感动。

【第2篇】

最近,我读了鲁迅写的一篇文章,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店》。

本文是一篇描写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主要描述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百草园——“我的”天堂;三味书店——“我的”学校。

作者家后面有一个大花园,据说叫百草园。 “里面有些杂草”让我觉得很平常,但这样的花园,在当时就是作者的天堂。然后,作者用“不用说……不用说……只是……有……”来形容菜田、石井栏、皂荚等景色所带来的宁静。树木、桑葚,还有蝉声、黄蜂声,帝王给人一种动感,动静结合,泥墙根本身就有趣无穷,充当“地板”和“背景”。想必是所有了解它的人都会向往的。

在这样的花园里,如果很多朋友一起玩耍、追逐、玩耍、捉迷藏,那会很有趣,但如果你一个人,你也不会感到孤独。因为百草园里有很多好玩的!斑蝥、何首乌、覆盆子,都能给“我”带来无尽的乐趣。冬天也有游戏:捉鸟——,用竹筛抓鸟的乐趣一定让笔者着迷。

句型“我不知道……也许……也许……也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要去三味书店读书,我赢了不能经常去百草园了。这句话表达了青年鲁迅对百草园的遗憾。

虽然这个学校管得很严,但老师还是很和蔼的:“有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矩,但不常用。” “我们早上学习,中午练习书法,晚上上课。”听起来有点无聊,但其实不然。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孩子们一起偷偷表演、画肖像。作者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童年的向往。

这篇文章的文笔非常优美。它描述真实的事物,给人一种亲切感。而且在文章的某些地方我也看到了我的影子。尤其是百草园,我的整体印象就是一个“福”字:动物、植物、泥墙根、抓鸟、画绣塑像,没有“福”字的数不胜数。

这真是一篇好文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799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