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我知道他爱我,但爱不等于喜欢,爱也不等于知道。爱其实就是很多不喜欢、不知道、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正常的沟通似乎都没有必要了。”不,我不想陷入这个陷阱。失去小男孩安安并不重要,但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想认识这个人。我想认识一下这个十八岁的男人。”——mm

“你为什么不尝试进入我的现代世界,我的网络,我的世界?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思考一下‘打扮’,买一些又贵又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一个你从未去过的酒吧,听你从未听过的音乐?你是否太老了,无法接受新事物?或者你已经刻板化了,更糟糕的是,你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你已经被定住了,无法动弹?”安德烈

这本书由36封家书组成,不仅跨越了新与旧、左与右、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还跨越了母子俩的代际价值观,编成这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与父母的沟通很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致两代人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随着长大,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渐渐不愿意与父母分享更多的事情。相反,我们身边的朋友可能比我们的父母更了解我们。我们不断接触新的事物,逐渐远离父母的世界。偶尔的电话就像例行公事一样无聊。我们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但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关注是否应该做出一些改变。我想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从来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后,我发现作为孩子,我们不太了解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而这种感觉让我们感到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离他们越来越远。然而,我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爱的源泉。是爱让他们把我们控制得太严;也正是爱让他们在成长中、独立的孩子面前感到无助。所以,无论外表如何,内在的本质都是爱。

文中的龙应台理性、豁达,而安德烈则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人生。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来引导和影响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和活力去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遇见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进入了比他大30岁的母亲的世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和谐的母子关系,是母亲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2篇】

爱没有隔阂,别让亲情变成遗憾。

断断续续地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最大的震撼就是书中对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描述。这些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我这样的中国孩子来说似乎很耳目一新。作为一个儿子,安德烈这些年来慢慢长大,自然而然就疏远了母亲。他有自己的思想,对世界有独特的理解和抱负,他的生活圈子是任何父母都无法想象的。要步入的圈子。于是,我和家人的关系就渐渐疏远了。

作为一个母亲,龙应台显然很慌张,因为她发现曾经和她无话不谈的儿子,现在却几乎无话可说。于是,她通过书信邀请儿子安德烈与她共同撰写专栏,希望能走进18岁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及一个母亲最想知道的:生活过得好不好?

龙应台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台湾。 18岁时,她住在一个偏僻、贫困的海边渔村,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穿着白色连衣裙和黑色裙子的她正在准备参加高考。她对阿波罗登月和中国文化大革命了解甚少。外面的世界对于她来说并不存在。她的儿子出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住在德国。 18岁的他,踢足球,和朋友在酒吧聊天,准备考驾照,旅游,学习中文。对于龙应台来说,音乐和艺术只是知识,而不是内在修养。自然,他对美的追求贫乏,对生活的艺术也很笨拙。安德烈在一个舒适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长大。互联网给了他丰富的知识,艺术和美的影响触手可及。

当两代人这样不同的人对话时,他们讨论的话题很广泛,比如生活习惯、性格发展、死亡、爱情问题等等。母子俩所思考和学习的是坦诚和爱。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看出龙应台是一位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理解和理解儿子,同时也在努力地为自己解释。三年的谈话很成功,母子俩收获很多。幸福。

我对此感到羞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籍、课外练习等充斥了我的生活。我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有联系也没有话题。是的,两代人之间存在差距。也许我们可以和同龄的人聊几个小时,但我们永远不会和父母说话。

我明白龙应台作为母亲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和妈妈之间代沟很大,感觉和父母无法沟通,但我相信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如何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妈妈们的困境。有人说距离可以抹去一切,但我认为距离抹不去的是亲情。这种爱没有任何障碍。下一刻,请用爱去理解你的家人。

【第3篇】

昨天,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我做了今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就是看书。工作繁忙之余,一天读了一本十五万多字的书。连我都感到惊讶。虽然我仍然坚持两周内至少读一本书的计划,但我真的没想到我会有毅力和兴趣去读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是一本堪比《傅雷家书》的书。傅雷通过家书培养出一名钢琴家,值得所有前父母学习。龙应台首先是通过家书认识了儿子,然后教育了儿子,也被儿子教育了,所以值得所有家长、孩子、甚至老师学习。

我不想详细说明这本书有多好!对我来说,每本书的优点,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是肤浅的。真正的善只能被理解,不能用言语表达或写下来。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其中往往包含着痛苦的思考、无声的反思和心灵的激动!

其实看书的时候我也在搜索看看我身边有没有母子,或者和母子相似的父子,而搜索结果几乎为零。如果我们所有的母子,或者父子,母女,或者父女,都能够像龙应台母子一样,能够进行精神上的交流,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就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是真正幸福的父母。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世界可以没有一批批科学家,但不能没有一批心理健康的社会人。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上有无数心理健康的人,就会有一批真正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科学家。

购买一本《亲爱的安德烈》!把她放在你的身边,比如你的口袋里,比如你书房的桌子上,比如你办公室的桌子上,比如你的床头柜上,比如你的私家车里。虽然你可能认真读过一两遍,但你还是可以把它当成闲暇时的一种精神消遣,继续读下去,接受另一次心灵教育!

【第4篇】

终于读完了“人生三本书”之一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本两代人读过的36封家书集,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受感动。

作者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在异国他乡失散,他们的关系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原因有很多,比如中西文化的碰撞;由于年龄、经历等原因,观点不同。

对于母亲来说,无论你多大,你永远是她的孩子。龙应台也是这样的母亲,但我觉得她的爱有点太多了,她自始至终都把安德烈当成一个小孩子。而安德烈,虽然有爱,却成了一个互不相识的人。

起初,这种母爱被称为“占有”,后来变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小鸟一样,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与其让孩子每天像一个挂在绳子上的洋娃娃一样听从指令,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我想大多数家长都深有体会,但有多少人真正尝试过并且不半途而废呢?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写信实际上比面对面更好。因为有时候,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得像长辈一样。写信可以更好地让父母从不同的角度与孩子沟通。从这一点来看,龙应台是非常成功的。她以朋友的角度与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够接受大多数父母无法容忍的言语和言语。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我们能走上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但当我们越走越远,他们却感到无限的凄凉和凄凉。其实谁都知道,在我们心里,没有人可以代替父母。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和对我们的爱将牢牢铭记在我们心中。当然,我们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父母。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全家阅读的书。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通过看龙应台充满母爱的信,也许会对我们的父母有更多的了解。多多理解。

【第5篇】

前段时间发布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写的。

读后感触颇深。但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不羁的灵魂舞动,不是龙应台女士对儿子直接大胆问题的巧妙回答,也不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精彩。

不过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去世后,她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 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项,龙应台简单地回答了——:“不重要。”

仅仅三个字就完美地表达了她不凡的风范和性格,她高度平静的内心,她清澈的眼神。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他或她,往往是外行人最关心的事情。然而,真正的好作家,就像她一样,坚信自己,笔尖始终指向内心的方向,笔杆与脊椎一样笔直。与其能够写出一些让读者发笑的文章,还不如不屈不挠。所以,不重要。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她回答如何让儿子记住她时,言语中袅袅升起的暖烟。

“有一天,你可能走在伦敦或香港的街头,你可能会听到孩子的一阵笑声,或者一棵开满粉红色花朵的紫荆树在风中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放慢脚步你的脚步。然后再次赶路。

但正是因为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情才显得如此珍贵,你觉得呢? ”

不知道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我是否感到有点不甘、心酸、难过。毕竟,逝去的人只能活在别人的回忆里,而时间的侵蚀,让这些记忆不可避免地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卷曲起来,最终碎成碎片,逐渐一片片脱落。最终,在接下来的事情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坚信,作者写完这一段之后,心里是释然的。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生命中占据着怎样的重要位置。有一天,它会化作穿梭的风和寂静的云,以另一种形式周游世界。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和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从现在开始,只要你偶尔想起我,就足够了。我愿化作狂放的风,吻去你的泪水和悲伤。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801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