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500字
【第1篇】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平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中国代表团希望通过巴黎和会从德国手中夺回山东,废除中日二十一条条约,取消外国人在华的特权。不幸的是,中国只获得了本应获得的五个席位中的两个。
主人公、中国高级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
上世纪的中国经济落后。那时的中国在外国人眼里就像一块肥肉,这让中国非常不安。
和平会议上,顾维钧的讲话虽然赢得了掌声,尽管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举足轻重,但仍然以失败告终。
我宁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宁愿倒在血泊中,但我想问世人,真想说英雄所说的话:“弱国无外交”。是这样吗?
为什么对我们这么不公平?中国的苦难还不够吗?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弱国无外交”再次出现在历史中。
【第2篇】
为迎接5月4日青年节,106车间团支部组织青年员工观看电影《我的1919》。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车间会议室,观看这部讲述真实历史的爱国影片。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时而愤慨,时而激动,恨不得加入到那个燃烧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爱国主义的力量如此强大。这就是“五四精神”的真正源泉。
1919年,崇尚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在中国爆发。这是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而产生的文化过程。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同上签字。
影片主要以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捍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业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愿、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历史故事,真实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这些真实的场景不禁让我们回想起过去那段燃烧的岁月。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是最值得铭记的。
我们年轻一代,请挺直腰板,抬起头,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都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我们埋头苦干,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为祖国美好的明天燃烧着激情,挥洒着青春的汗水。
【第3篇】
又一年的5月4日,我们用电影《我的1919》回顾历史。面对屈辱的历史,我们愤怒;精彩的演讲让我们激动不已;不屈的意志,铁一般的骨头,让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回顾历史,中国千疮百孔、不堪一击。在腐败的清朝统治下,中国开始衰落;在残酷的攻击下,中国开始失败;在残酷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裕。落后弱小的中国在抗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战利品”。
我敬佩那个用热情的中文在大国面前向世界宣告的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顾维钧郑重告诉世界“中国不能签合同”,坚决维护中国领土和国家利益。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英雄的语言。这一行为让和平会议上的西方列强忍不住称赞他是“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并纷纷为他鼓掌。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他们有共同的情感和认知。知道。顾维钧不仅是一名外交官,更是中国的象征。他的言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从这里站起来。他们没有在合同上留下任何字迹。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中国的明天将由我们书写。让我们铭记历史,肩负历史使命,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让我们团结起来,保卫我们的中华民族。
【第4篇】
今天,我看了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叫《我的1919》。它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1918年,为期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初,中国驻美国公使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赴法国出席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受到了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甚至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从历史、人文等多方面阐明了中方关于需要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于是,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聚集巴黎抗议。软弱的北洋政府实际上迫使代表团签署了和约。代表团团长卢惠祥等人左右为难,只得离开。代表团只剩下顾维钧和王正廷,仍坚持外交斡旋。看到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萧克俭愤怒地给心爱的妻子留下遗书,并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的整个外交过程。中国作为战胜国,无法享有战胜国应有的权利。这是对中国的漠视,也是对世界和平的漠视!尽管中国代表团继续力争夺回山东、废除“二十条”,但中国政府的软弱和大国的联合敌视意味着中国最终适得其反。弱国没有外交,落后就会挨打。
祖国原来如此落后,但我们却无能为力。如果我们不想被欺负,中国就必须强大。尽管中国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年轻人应该以史为鉴,不忘过去,指引未来。
现在中国强大了,就不会再受到别国的侮辱、看不起、歧视,别国也不敢再欺负我们。我们要珍惜今天和平的伟大时代,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欣赏前辈的浴血奋战,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学习。
【第5篇】
今天下午我们二年级全体同学在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80年前的中国外交状况。这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真相。影片注重表演和描述;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了国家尊严,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业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求生、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历史故事,真实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在国际大国社会中寻求正义与平等的艰难。然而,中国终于站起来,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这开启了上世纪中国新的篇章,中国人民觉醒、奋起的辉煌篇章!
该案再次提及“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字充满了悲伤。这是近代以来,深深烙印在全体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句话。我们要永远铭记、永不忘记、世世代代铭记!那么,即使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出色地运用了自己独特的机智、幽默、聪明,愤怒地嘲笑了拿着怀表的日本代表,他又是如何利用个人的才华和性格在口头上击败敌人的,又如何他参与了世界强权政治的斗争。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环境和绝对优势下,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都应该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一味麻痹自己。死亡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着手手头的工作。因为我们正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真挚爱国情怀,也感受到了“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将永远铭记在心。 “不忘过去,是未来的老师”,它激励我们努力工作,学习更多的知识,成长起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83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