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完《钱学森》这篇文章后,我很感动,同时也很佩服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时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良的工作条件,但这并没有让钱学森忘记自己的祖国。相反,他每天都在想念自己的祖国。他每天都盼望着尽快回到中国,早日见到他。我自己的祖国。 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祖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全文流露出对祖国无比的热爱。
1934年,钱学森留学美国,不是为了摆脱国内的贫困,而是为了学习知识,以便早日回国,为祖国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当时中国很穷,需要资金和设备。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当然,中国的工作条件比美国差几倍!为了让祖国早日繁荣富强,钱学森日夜奋战,终于为祖国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年中秋之夜,钱学森与数十名中国学生赏月,互诉思乡之情。大诗人王维曾说过:“身在异乡,逢年过节,更思念亲人。”好吧,谁能说不是呢?在这个中秋之夜,钱学森埋藏已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向其他留学生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国的强烈愿望,但留学生们却表示:“祖国刚刚解放,腐败得很,现在想回国做研究恐怕很难了。”不过,这并没有放弃钱学森回国的想法。他觊觎美国的荣耀和财富,却想尽快回到中国,报效祖国。
我记得文章中有一段话:当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时,美国海军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去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对不能允许他离开美国。”这段话就足够了。表达了钱学森的才华受到美国高级将领的赏识,想留住他。由此可见钱学森的能力有多么强大。
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不崇拜外国人,不贪图享受,努力建设我们自己的祖国!
【第2篇】
昨晚读了《钱学森传——平凡人创造的伟大》,深受钱学森人格魅力的影响。这个曾经“莲花生”的小男孩,一出生就给母亲带来了如此多的痛苦,谁能想到他会成为科学巨人呢?
他的人生轨迹很平凡:出生于——年,接受教育,结婚生子,报效祖国。然而,他的人生追求是非凡的,他的科学思想是非凡的,他的成就更是非凡的。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人格尊严的神圣光芒,闪烁着人性善良的美丽光芒,闪烁着探索真理的智慧。
我曾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真正的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是长寿之人,活到90岁以上,甚至100岁以上。难道说上天眷顾他们,给了他们超乎常人的物质条件吗?还是土地奶奶爱他们,不能忍受他们受到任何外力的伤害?事实上,他们所遭受的不公不义和迫害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然而,他们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用一颗赤子之心,将所有的精力和追求都集中在维护自己的人格上。就庄严而言,它执着于维护人性之美,执着于探索真理的道路,因而能实现其长久和伟大。
我们普通人常常把精力分散在繁琐的生活中。有的人甘于平庸,瞻前顾后,安于安稳的生活;有的人善于耍花招,图谋一时之利;有些人无知,随波逐流,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时间。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活到80岁以上就算是长寿了。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啊!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能够站立,站立在天地之间,成为万物之灵。让万物精神的光环睁开我们混沌的眼睛,让人格的光辉再次闪耀,拥有一颗纯真的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6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