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550字
最近,我们研究了一篇文本—— Utta。它讲述了一个德国小女孩乌塔(Utta)独自在欧洲旅行的故事。学完课程后,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乌塔当时只有14岁,只身前往欧洲旅行。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一个中国孩子说“我想一个人去中国旅行”,我们会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如果一个中国孩子说:“我想一个人去欧洲旅行”,我们可能会怀疑他是不是疯了。然而在国外,这确实是事实。外国孩子可以独立生活,但中国孩子不行。这说明中国和国外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在中国,所有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 “小公主”,父母把我们捧在手心,生怕我们受半点委屈。外国孩子靠自己打工挣钱。在家里,我们是“伸手要衣,张口要饭”的“风骚女郎”。我们每天至少向妈妈要2元钱。当我们用完时,我们继续索要。
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而中国父母只让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其实是爱,但却耽误了孩子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和自理能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现在我们可以依靠父母,但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独自出去。如果我们缺乏独立和自理能力,我们就无法在社会立足,更谈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
读完这篇课文后,作为一名四年级学生的我感到羞愧,羞于自己的依赖,羞于自己不能像乌塔那样独立思想。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学习乌塔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年轻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7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