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读后感500字
【第1篇】
陶行知常说:“在我的教育中,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大的,比任何伟人都大。” “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生个人的好恶来表扬或批评学生。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当作“朽木”。有的老师不仅对学生进行口头处罚,还对学生进行体罚,更是侮辱性的。任何形式的体罚都会给学生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把学生的精神激发得破罐子破摔。陶行知是最反对体罚的。他准确地解释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从时代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成为一个死物。不仅不足以让孩子改善行为,相反,它把孩子们推向黑暗的深渊。”惩罚不是爱,而是对学习的伤害。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而不是武力。”使用武力意味着教师本身的失职。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中有纪律,爱中有教育。作为现代教师,看到学生有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能够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让学生在接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老师们,爱你们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和感受,非理性地做出伤害学生人格的事情时,我们是否认为这个学生可能是一块特殊的铁,需要更多的爱来熔化和锻造?当一些学生辍学时,他们是否反思过自己内心所倾注的爱?有一位农村女教师,翻山越岭看望学生,不幸摔伤。然而第二天,她又冒着雪去拜访。她凭着满腔的爱,才找到了20多名辍学者。我们能用我们的爱牢牢地抱住孩子,不让他们迷失吗?爱学生的老师必须有自我约束。 “怒”必须“克”,否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伤及身心。长远来看,会证明他们无能。注意克服自己的情感弱点,“把自己的生命放到学生的生活中”,享受他们所享受的,担心他们所忧的,用你的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和未来。
【第2篇】
当我拿到《陶行知文集》这两本书时,我感到有点尴尬。因为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于是我打开目录,立刻就被《普通大学生第二次变身——变成孩子》这个标题吸引了。
“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当这句话跃入眼帘时,我陷入了沉思,思绪不禁翻来覆去。一幕幕、一幕幕的句子不禁在我的脑海中回响:每次下课,孩子们总是喜欢被那些无与伦比的灿烂笑脸包围,连太阳都被他们遮蔽了。他喜欢给你讲笑话,希望能让你微笑;他喜欢为你捏捏你的肩膀和背部,换取轻声的“谢谢”,然后高兴地回答“不客气”;他喜欢兴奋地对你说,你展示了他的人生成就,希望听到你的赞美:“你太棒了!”;他喜欢向你报告他的同学之间发生的那些你一再禁止的小事,希望你赋予他神圣的责任;他喜欢和你分享他带来的果实,眨着明亮的眼睛希望你接受;他喜欢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家人最近的动向,希望你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喜欢在自己犯错被批评后,流下悔恨的泪水,并深深忏悔:“老师,我知道我错了。”为了得到你的原谅,他转身又充满了笑声。
然而,每到这个时候,课间短暂的休息时间,我们总是沉浸在作业堆里,或者训斥那些“惯犯”。于是,当他想开玩笑时,他说“下次”,这让孩子的笑容凝固了;当他给你水果时,你拒绝接受,让他伤心;当他。总之,他们的积极性总是因为我的敷衍态度而大大降低。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想离你更近一些,但是我们不停的脚步让他们追不上你,于是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或许,长此以往,孩子们就再也无法珍惜当初的爱情了。热情好客。
如果你放慢脚步,放低姿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许学校就会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天堂。 “当你重生为孩子时,你会发现其他孩子与你想象中的孩子不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7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