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雪豹悲歌》有感500字

【第1篇】

嫉妒是灵魂的毒药。它可以使冷静的人失去理智,使亲近的人自相残杀,使善良的人产生恶念,使谨慎的人走向极端……读了沉石溪的《雪豹挽歌》后,我明白了。嫉妒往往伤害的不仅是别人,更是被伤害更深的自己!

《雪豹挽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毫不掩饰地展现了丑与美交融的原生态生活。讲述了一只名叫雪妖的雪豹从野外训练到母女团聚,再到悲惨结局的故事。每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惟妙惟肖。

书封面上那只雄伟的雪豹,圆耳短脸,鼻子和口吻如墨玉,眼睛如蓝宝石。它背上浓密的长毛闪烁着碎银般的光芒,身上还有一圈圈浅棕色的斑纹。如此坚强的雪豹怎么会唱出悲伤的歌呢?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阅读帮助我找到了答案:作者对雪妖的野外训练很不理想,但当它意外地与母亲重逢时,它的狩猎技巧明显提高了。这本书算是双喜临门了,可惜的是,雪妖的母亲刚刚生下第二批孩子,陪伴雪妖几个小时后,就得回去给刚出生的孩子喂奶了。由于雪魔不满意母亲给予他的爱,一天一早,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杀死了豹子幼崽。然而,他最终还是被他的母亲发现了。结果,雪妖不仅失去了母爱,也失去了狩猎的能力。他再次升官,后来被一群豺狼咬死。

莎士比亚曾说过:“当心嫉妒,它是绿眼怪物!”雪怪没能抵挡住怪物,死在了怪物的爪下。如果雪妖不是那么嫉妒,他也不会背着母亲杀死自己的弟弟妹妹。如果他正确面对现实,与兄弟姐妹分担母亲的照顾,继续学习打猎,他很快就会学会独立生存,不会意外死亡。

我们必须杜绝嫉妒。嫉妒是狭隘心态的表现。嫉妒的人会对别人产生排斥和贬低的态度,这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糟。我们要做一个没有嫉妒心的人,永远保持阳光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丽!

【第2篇】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关于动物的小说故事书——《雪豹挽歌》。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沉石溪和他的朋友们去野化一只名叫“雪妖”的雪豹的故事。雪妖从小就被人类抚养长大,因此失去了雪豹应有的“特殊技能”。在野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雪妖却无能为力,此时大家都陷入了绝望。雪魔的妈妈出现了,妈妈教她如何寻找食物和生活技能,雪魔也学习得很努力。然而,雪魔的亲生母亲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不能一直陪伴在雪魔的身边。于是,雪妖变得非常嫉妒,然后杀死了她所有的兄弟姐妹,导致雌性雪豹离开了她。后来,雪妖因为贪婪、自私和懒惰,最终被一群豺狼杀死。

雪魔的母亲为何留下它?为什么雪妖最后会被豺狼咬死?那是因为雪妖不懂得隐忍!俗话说:“宽容是人的基本美德”。凡事都要学会宽容。我的家人从小就告诉我“宽容”这个词。记得上次,我和阿姨去吃饭。在美味的菜肴中,我们发现了一条死鱼。姑姑知道后,并没有生气。她反而把服务员叫了过来,说道:“你看,有一条死鱼。”赶紧给我换一下好不好?”阿姨语气温柔地说,我感受到了阿姨的包容。

其实,人生的道路上一直都是一段艰难的旅程。面对失败、灾难和苦难,我们应该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也许你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

【第3篇】

今天,我读完了著名作家沉石溪写的动物小说《雪豹挽歌》。合上书,闭上眼睛,书中的场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思考着雪豹惨案的原因。

首先,雪豹小时候的无知是悲剧的根源。

小雪妖生活在作者温暖的怀抱里,过着有饭吃、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虽然作者对其进行了狩猎训练,并不断加大训练强度,但未能改变现状。第一次捕猎时,雪妖惨叫一声,把猎物吓跑了。在几次狩猎失败后,动物学家通过减少食物摄入量来鼓励雪妖更加努力地狩猎。但却养成了好逸恶劳、好逸恶劳的坏习惯,甚至在生活上勒紧裤腰带。

其次,人类的溺爱导致了雪妖的贪婪、自私和残忍。

以前,小雪妖独自享受着作者的爱和关怀,不知道如何分享这份快乐。当雪怪又饿又冷的时候,它的妈妈出现了,认真地传授雪怪狩猎技巧。然而,它的母亲已经多了三只豹崽,不能整天和雪怪待在一起。雪妖贪婪又自私,想要独自享受温暖的母爱,并且嫉妒一窝幼崽。终于有一天,它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妹妹。母亲知道后,带着悲伤和愤怒永远离开了。失去了母亲的保护,又因狩猎技术不佳而无法自食其力,雪妖只好从豺狼手中抢夺食物,却被豺狼咬死。

这部小说虽然是写动物的,但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例如,父母溺爱孩子,养成了无教养、好逸恶劳、自私贪婪等不良习惯。这些孩子长大后将无法生存。他没有致富的能力和梦想,最终却走上了一条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不归路。雪豹的悲歌值得深思!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7991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