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500字

【第1篇】

《爸爸的十六封信》的作者是一位充满爱心、善良的长者,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林良先生。

这是一本教导孩子人际关系原则的书。以前,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导是很排斥的,因为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停地唠叨,学校的老师也总是提醒他们,孩子的耳朵都长了老茧。他变得有抵抗力。然而,林亮老师却巧妙地用信件描述了父亲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孩子在离开家庭的照顾的同时,独立面对社会、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产生互动,表达关怀,与孩子产生共鸣。通过每一个小故事,孩子们都能找到面对困难的正确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更好地面对社会的健康成长。

读《爸爸的16封信》时,你会发现信中提到的很多例子都隐约符合我儿子的情况。信中,儿子抱怨家里太吵,无法学习,以及每天上下学的匆忙和恐慌,简直就是儿子生活的写照。以前,我会大声责骂孩子:“家里太吵了,影响你写作业了,这是你写作业慢的借口和借口,请坐下来认真写。” “你没脑子,今天你把橡皮丢了。如果明天你掉了一支笔,你为什么不自己掉呢?你知道,如果东西丢了,你需要钱重新买它。我不知道在哪里我先去找找,所以我赶紧做作业,浪费时间。”我第一眼就指出了孩子的缺点,暴露了他的一些小想法,但我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尊严。 ——我要和你拼了,时间还早呢!暗暗高兴。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反思,以前对待孩子的方法是不是有点粗暴、粗暴。孩子的诞生是我们家庭的一份礼物,是家庭的一员,也是我的幸福。他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和幸福。他需要被宠爱,而不是像我们家的儿子一样被管教。读完书中的例子后,我意识到我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只是普遍问题,而不是个别案例。 ——太好了,我不禁松了口气。看来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需要保持平常心,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孩子不喜欢周围环境太吵闹,因为孩子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害怕做作业。这需要家长慢慢引导,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对孩子不耐烦、生气。孩子的惊慌和忽视的缺点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了。他在不断地适应自己的成长,但他就是不稳定。作为家长,他需要的只是一些不经意的提醒,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和面对的。想想看,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了,信息更多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了。别的不说,我儿子玩手机游戏的技术比他父亲强多了。是啊,他从哪里学来的?我从来没有教过他。这有点郁闷,也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当然,我严格控制孩子的玩耍时间。一方面是为了让儿子能学得更好,更重要的是维护他的权威,不让他超过我的水平,至少现在不行。 “嗯,我儿子今年十岁了,十年就好了,再等一下就太小了,十五年应该就可以了,如果不行,你就得想一想了。”又来了. —— 哈哈,所有孩子的父亲都明白这一点。———— 连接到————。

《爸爸的16封信》是一本让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好书。感谢老师的推荐。

【第2篇】

最近,我因病在家休息,认真地阅读了《爸爸的16封信》这本书。本书通过16封信,介绍了我们这一代孩子最常见的16个困惑。这感觉就像我父母对我进行了16 次充满爱意的对话。比如:用心的人就是活神,最不恰当的行为……

读完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封信的内容都包含着一个道理。

“只有乐观的人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有理想的人生才是丰富的人生。乐观的心态就像好的习惯一样,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一点也买不起。挫折。我经常因为学校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而感到沮丧。比如前两天,因为一个调皮的家伙不听话,老师惩罚了我们一起跑步。我跑步的时候很不高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需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受到惩罚呢?因为这件事,我回到家后心里一直不高兴,甚至向父母抱怨过。父母开导我说:这是提醒我们大家要遵守规则。这件事不仅提醒了不听话的孩子,也警告我以后不要再犯不守纪律的错误。尽管父母这么说,我还是觉得不舒服。最近读了《乐观会让一切发生在你身上》一文,我感觉轻松了很多。反过来想,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正确的,更何况跑步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这种善意的惩罚反过来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利的。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地教育我们。当我犯错时我会感到不高兴,当我考试失败时我会感到不高兴。换位思考一下,犯错了及时改正,考砸了再回头找出问题所在。生活中不可能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会帮助你更好地成长!

“一个人除了为自己着想外,还应该为他人着想,只有‘为他人着想’,才能原谅别人、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暑假期间,妈妈帮我报名了亲子团游。第二天,由于下雨,途中发生山体滑坡,车无法到目的地接我们。导游让我们翻过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上车。这时,群里开始有人抱怨行程安排不好,甚至有人叫嚣退款等不和谐的声音。我当时也很怨恨,但转念一想,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抱怨不能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解决。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导游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人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每个人都应该有宽容别人的心态。其实后来我们走的山路上的风景别有一番风情,我们遇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山间彩虹和云彩。虽然很晚才回到酒店,但是大家还是很开心。每个人都要有分寸,原谅别人的错误,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还有几个故事我还没讲完。我想这本一百多页的书一定会给我带来很多道理。

【第3篇】

自从读了《爸爸的16封信》以来,我们一家人受益匪浅。本书整体的主题选择相当于孩子面临的16个困惑,其中9个与莹莹自身的心灵成长有关,另外7个与他人相处有关,告诉我们父母不仅要照顾孩子们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他们还应该让孩子知道朋友也是最重要的,有时朋友可能比父母更重要。本书还告诉孩子们如何与人相处,才能获得友谊,获得幸福。它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大多侧重于心灵成长和交友之间的关系,受到主题的限制。同时也为现代家庭教育孩子提供了借鉴。以供参考。这16封信也给我们每个父母模拟了16次与孩子的亲切交谈。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莹莹的小学高年级女孩的故事。当她遇到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而感到困惑时,她常常向父亲倾诉。然而,莹莹的父亲经常忙于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和盈盈说话。而莹莹的父亲却会利用晚上写字的时间,尽力给莹莹写信,在信里写下了很多他想对她说却一直没有机会说完的话。莹莹保存了父亲写给她的所有信。小学毕业时,她数出了16个字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就是莹莹珍藏保存的16封完整的信件。完整的信。

这些信中的故事场景无非就是莹莹在家里和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爸爸尝试用各种方法帮助盈盈明白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这些生活问题。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爸爸列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盈盈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教育方法。一般情况下,父母遇到孩子犯错或者有困难,都会直接严厉管教。林亮老师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相反,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他的父亲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犯过类似的错误。那他是怎么解决的呢?真是一个启示,这种间接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接受度。大人爱面子,小孩子也爱面子。直接攻击孩子的缺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他们颜面尽失,变得愤怒。如果接下来有什么担心,孩子都会藏在心里,不会主动和大人沟通,因为他们不想再受到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害会产生对抗性思维。但林良老师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像听父亲讲故事一样,而且这个故事与这封信的主题紧密相关,特别有说服力。所以,《爸爸的16封信》这本书不仅应该给孩子读,也应该给家长读。从中我们可以学习林亮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们一家人重新体验如何与孩子真诚沟通。这也让我们的家庭受益匪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006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