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玄奘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读《玄奘西游记》后的感想

鲁迅老师曾说过:“自古以来,就有辛劳的人,有辛劳的人,有为民祈福的人,也有舍生求法的人。”玄奘舍生求法。人民的杰出代表。

玄奘出身名门望族,但到了一代,家族已经开始没落。玄奘非常聪明。他从小就随父母学习儒家经典,因此有深厚的汉语基础。然而,在他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萧玄奘跟随二弟常杰法师入佛。由于他的才华和聪明才智,几年之内就名声大噪。

玄奘二十四岁时,饱受佛教教义混乱之苦,决心西行求法。他冒着被捕的危险,偷渡出关,越过五座烽火台和一望无际的漠河碛碛,走遍了一百多个国家,走过了无数的戈壁和草原。途中经常遭遇土匪抢劫和恶劣天气,但玄奘凭借自己的毅力终于到达了印度。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玄奘到达那烂陀寺后,先在那烂陀寺学习了五年,学业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他参加了一系列的辩论,几乎所向无敌。于是玄奘准备回国。当他回到唐朝时,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玄奘开始翻译大量佛经,直至去世。他一生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着有《大唐西域记》。他于公元664年二月初五午夜去世。

玄奘是一位伟大的佛教学者、旅行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他对佛教的贡献是空前的。此外,他在《大唐西域志》中记载了西域及印度诸国的历史、传说、风俗、佛教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为重建那段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看重金钱,也不追求名誉。在五印度威望最盛的时候,他并没有仗着自己的荣誉留在印度,而是回到了唐朝传播佛教。回国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地位显得太高,他没有参加任何欢迎活动;玄奘翻译佛经绝对是认真、专注、严谨的。我最敬佩他的是他西行求法的毅力和决心。是什么让玄奘能够在险境中坚定前行、克服一切困难?我想,正是他对佛教的敬畏和求法的决心,以及他西行前所发下的“宁西死,不东生”的誓言,才让他一步步坚持到底,完成了自己的事业。旅程。

今年暑假,我从玄奘安息之地兴教寺出发,沿着他的足迹一路西行。在欣赏美丽风景和文化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玄奘西行的艰辛。玄奘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求法者,他的谦虚好学、无名誉的品质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更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325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