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1)

3月5日,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学习雷锋同志的横幅标语,以及许多学雷锋、做好事的感人场景。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多少年了?我详细地读过《雷锋故事选》这本书,深受感动。新时代,有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学习雷锋已成为一种枯燥的形式。但读了《雷锋故事选》后,我相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新时代不朽的精神财富。雷锋叔叔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雷锋叔叔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家境贫困,7岁就成了孤儿。当时,他默默许下心愿:“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报答党对我的恩情。” 1958年11月15日,雷锋从望城县到达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参加工作; 1960年2011年1月8日,雷锋应征入伍,穿上军装。很快,他就向队伍申请入党。 1960年11月8日,雷锋叔叔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雷锋努力练习军事技能,学习技术;他生活勤俭节约,谦虚谨慎,热爱集体,服从革命的一切需要。比如,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雷锋叔叔带病上阵。他与战士们一起,冒着风雨,涉过齐膝深的泥浆,艰苦奋斗。当他手中的铲子被冲走时,他用手,即使他晕倒了。他仍然坚持抗洪救灾。但一想到自己在参加学校劳动时常常忽视简单的事情而回避困难的事情,我真的感到很羞愧。

雷锋叔叔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雷锋精神的实质是热爱祖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共产主义的实现。精神就是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做一件事,爱一件事,钻一件事,完善一件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钉的“钉子”在平凡的工作中“精神”。

读完《雷锋故事选》一文,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盲目崇拜明星,成为“追星族”;有的学生打扮、模仿时尚名人,成为“新新人类”;有的学生无心上学,不学技能;有些学生不体贴。父母的艰辛、对苦难的无知、挥霍无度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学的。今后,我一定要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学习,练就一身好本领;勤俭节约,养成良好习惯;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做新时代的活雷锋,立志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人们!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二)

过两天,班上就会有雷锋事迹的黑板报。我在家里的书架上寻找有关雷锋事迹的书籍参考,最后找到了一本叫《雷锋的故事》的书。我决定先读一下。

读完这本书后,我为雷锋的事迹深深感动。解放前,他受了很多苦。他和朋友一起上山砍柴,被坏人打伤。解放后,雷锋在夜校任教。他治理过渭水,抗洪抢险,抢救拖拉机等等。雷锋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人。他把苦难放在第一位,把享受放在最后。他一生做了无数的好事,帮助了很多人,比如帮助阿姨找到儿子、冒雨救人等等。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将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的远大愿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的严格自律,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格,学习他一生坚持做好事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力。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周三)

时光飞逝,春天美丽,秋天硕果累累。你还记得吗?雷锋同志,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 “我决心永远坚定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为人类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而奋斗。”这是一段简短而精妙的雷锋名言,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雷锋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走过的战斗里程,也充分讲述了他崇高的人生观。 (www.sbkk8.com) 不自私、利人的人生原则。

【雷锋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偶然的形式巧妙地再现了雷锋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主要内容是:新中国尚未建立,红军正在与敌人殊死搏斗,人民也过着贫困的生活。短短三年时间,四位亲人去世,不到七岁的雷锋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充满仇恨和复仇的雷锋成为了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他帮助了很多人,被同事称为“螺丝钉”。雷锋因大意而壮烈牺牲。 1962年8月15日,无限的悲痛从祖国传来。当时他只有22岁。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会让你快乐。读完《雷锋的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雷锋在世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的助人影响将是无穷的。如今,雷锋的爱民助人精神已经超越国界、时空,成为善良、高尚的代名词。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当我把座位让给一位老爷爷时,他不停地向我表示感谢,我心里非常高兴。既然帮助别人能让自己快乐,为什么不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多帮助别人呢?让世界充满爱怎么样?一颗小巧精致的螺丝,没有它,桌椅就不坚固。虽然它很小,但做事总是离不开它。正如雷锋所说:“永远快乐地多给予别人,少索取别人……”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和教育人的宝贵财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栋梁。青春成长路上的一盏耀眼的灯塔,一座不可动摇的路标和丰碑。

几代人的记忆、吟诵、追忆,是伟大而崇高的“螺丝”精神得以生存、飞翔、永垂不朽的土壤!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682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