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司马光的家训》有感500字
书是无名老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书是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
因此,我非常喜欢看书。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养成了每天看书摘录的好习惯。最近,我又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书中的许多故事深深地启发了我。其中,《司马光家训》这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司马光家训》故事主要讲述了司马光非常勤奋、节俭、朴素;他20多岁考进士,在地方做官40多年,直到成为宰相。不过,他的穿着一向很简单。为了让儿子继承朴素的美德,司马光写了一封名为《厉行节俭,展现健康》的家书。书中批评了司马康的浪费现象。从此,司马康牢记司马光的教诲,勤奋学习,效仿父亲,学会做人,成为了一名好地方官员。司马康为官几十年,始终听从父亲的嘱咐。他为人诚实朴实,谈的是财富。他受到世人的称赞。司马光的家书也名声大噪,世代相传。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朴素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一条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俭能修德,俭能富,俭能兴家兴国。
节俭不仅是指勤俭节约,不浪费,而且是勤俭节约,尽职尽责。勤奋而不节俭,就像水沟积水,终将枯竭;俭而不勤,如水无源,终将枯竭。因此,勤劳、节俭、朴素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