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
【第1篇】
经过历届节目的激烈角逐,最终选出16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本次决赛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测验。参赛者分为四组,每组四人。一个问题是:三国之中,丈八蛇枪是谁的武器?我也可以回答:是张飞的武器。还有一个问题是:诸葛亮和周瑜谁年纪大?我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周瑜年纪大了。通过这两个问题,我认识到自己没有白读《三国演义》,以后应该多读经典著作,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本轮结束后,淘汰2人,14人进入下一轮。
第二个环节是创意阅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庆峰演讲的《少年中国》节选。他的演讲如此雄伟,令我深深震撼。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庄严的歌声,因为它用古老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我认为他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愉快心情。这届淘汰了4人,剩下10人进入了前10名。
第三个环节是古人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选手们对“73”和“84”这两个数字的理解。很多老年人认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只能活到73岁。他们认为“73”和“84”两个年龄是两座大山。很多人都希望能够翻过这两座大山,活下去。越来越长。
最终,五位选手荣获一等奖。
这个项目让我学到了很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和诗歌。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古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无价之宝。我们要学习国学,用国学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希望这样的节目多一些,持续的时间长一些!
【第2篇】
夜风雨声多好,花落多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当作家的愿望很重要。”“采下菊花。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亲自射虎,看孙郎。”多美妙啊,诗!我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卷中,感受着诗人写诗时的心情。比赛现场,我真的很羡慕前辈们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
传承中华经典,学习传统文化,践行流传至今的君子之道,修养平和品格为重,是我们勤奋好学的少先队员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引我们的方向。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之所以至今仍让我们敬佩、学习,至今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彩。从盘古开天辟地,秦汉,到盛唐,中国已经延续了五千年,我一直沿着历史的长河寻找传统。文化的足迹,熟悉中国经典,学习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了解文明的进步和如何做人。用自己的言行赢得尊重,做一个真正诚实正直的君子。
我国是礼仪之邦,山东是孔孟之乡。泉城名人众多,我们更要认真学习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孔子曰:“勤于学,不耻于问”。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要我们勇于提出问题,从问题中学习,我们就会了解真正的问题,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体会《论语》的内涵。成为一个好人。
看完比赛视频,我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长们回答问题的速度让我惊呆了。我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水平和自己的差距,找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3篇】
寒假期间,我接连看了多集《中国小名士》。从节目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国学的广度和深度,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明白了背诵诗词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多么重要。
其中一期重点诗歌比赛第一关让我听到了一首又一首优美的诗句,看到了选手们的辛苦和智慧。第二级别的比赛更加精彩。参赛者必须根据自己选择的分数问题回答问题。这一关不仅让我看到了选手们敢于挑战的精神,更让我看到了选手们自信满满的自信。第三关是我认为最激动人心的关卡。这个级别考验的是选手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参赛者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总是和国学结合起来,让我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非常优秀的。
记得每个学期老师都会给我们一本叫做《经典读物》的书供我们背诵和学习。 《经读》只有20首诗,我一个学期只背了20首诗。即使如此,有时我还是会记住它。我结结巴巴,没能及时记住。与国学中的小名人相比,我实在是太落后了,真让我感到羞愧。
今后我会加大这方面的学习,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