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暑假期间,我在家读了一些课外书。其中,我特别喜欢《藏耳盗铃》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春秋时期,范氏灭亡后,有小偷想趁机偷走范家门外那一口造型精美、图案精美的铜钟。但这钟太大了,一个人搬不动。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打碎,然后拿走。小偷高兴地找到了一把大锤子,对准大钟,一敲,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跳。小偷心想:这不是公然告诉别人我在偷钟吗?小偷干脆跳起来抱住钟,想让声音小点,但这怎么可能?小偷越想越慌,最后只能用手捂住耳朵。 “哎呀,铃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了:“太好了!如果你捂住耳朵,就听不到钟声了!”他立即找了两个布团,堵住了自己的耳朵。留下来,我想,现在没人能听到铃声了。于是他放手并敲钟。每一次,钟声都会响起,传得很远。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去抓小偷。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欺骗自己和别人。即使我们能逃避自己,也无法逃避别人。生活中,我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有时候做作业,遇到一些答不出来的题,我就会“捂住耳朵偷铃”——,看最后的答案。看起来你可以做到,但实际上你仍然做不到。他欺骗了老师和家长。
所以读完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认真对待,才能问心无愧。这将丰富您的知识和经验。这才是我们真正回报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和照顾。
【第2篇】
《掩耳盗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人潜入一座大寺庙,看到了一口美丽精致的大钟。他想:这么大的钟肯定能卖很多钱,于是他就萌生了“偷”它的想法。他想把铃铛搬开,但用尽全力,却怎么也搬不起来。他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要把大钟打碎,一块一块地拿走就可以了。他拿起锤子,用力敲击。 “呸!呸!呸!”简直震惊了我的耳朵!这不是告诉寺里的和尚我在偷钟吗?于是他捂住了耳朵,果然听不到,但却引来了一群修士抓住了他。
读完这个故事,我哈哈大笑,心想:我和同学们都曾做过“掩耳盗铃”的行为。
比如,我经常看到一些好听的词,但我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所以我就编造一个解释,认为这会让不懂的人看起来我很有知识。但懂的人听了肯定会笑出声来,因为这个解释完全是“断章取义”!
另一个例子是学生在学校写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避免出错,他们直接抄答案去和老师打交道。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通过读《堵耳盗铃》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不要假装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