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1)

选择《曾国藩书信》这本书,本来是很偶然的。作为单位的通讯员,导师让我自由选择一本提高写作能力的书,写下读后的感想。当我在流浪的时候,我的朋友徐军在一次写作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价值300元的文学书籍一本。他向我推荐了一本吉林出版社出版、中国读书网大力推荐的《曾国藩家书》。

给家里写信?还是古典风格的(幸好有白话翻译)。按照很多时尚同学的标准,这是一封家书。没有刻意复杂的写作结构,也没有现代的写作技巧。 166个字母,简单得像开水一样。只是家书(经典部分精选)。然而,当我耐心读完之后,我从来没有读完一本书如此感慨过,如此无语。在名家的作品面前,自己的文字力量显得十分微弱。如何?读完这篇文章后您有什么想法?

事实上,曾国藩从小就刻苦学习。 6岁入私塾,8岁随父研读五经,14岁参加童子试,22岁考中进士,19岁考中进士。 28岁,1846年任文渊阁直学士,擢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10年间,连续10次升官为二品。被誉为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他的家书赢得了“一代最有道德的文章”的美誉,甚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官员。且不谈精神偶像的历史背景,只谈精神偶像的历史背景。还是先不说曾国藩写给父亲和兄弟的那些关于立志、勤奋、节俭、修身、治军、为官等等的书信;我们简单谈谈吧。 《曾国藩家书》教孩子读书写文章;说起曾国藩读这么多书的经历,我肃然起敬!

为什么我不能熟练运用词语、句子、典故?为什么我写不出优秀的文章,而且文笔平淡?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读书少,不学习,贪思思辨。曾国藩求学的认真态度足以让满腔热情和喜悦的我肃然起敬。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二)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清朝咸丰年间)。读《曾国藩家书》后的感想。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曾国藩三十年的汉元和武术生涯。有近1500封信。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政治、家庭、学术方法的生动反映。曾氏的家书写得从容淡定,形式自由,思绪随意,笔画随意。它们蕴含着平常家务中的真知善言,极具说服力和启发性。曾氏虽然流传下来的著作很少,但只有一封家书可以体现他的学术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为他赢得了“道德文章第一代”的美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精神人物。神像.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也有“汉奸”的名声。百年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论是敬佩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写的《曾国藩家书》赞不绝口。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为官学曾国藩,做生意学胡雪岩”的说法。而《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一本记录家庭生活的书信集,更是一本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经营家庭、教育子女的人生智慧之书。 (www.sbkk8.com)一封修身治家治国良心的家书!从军三十年,立功、立德、立好名声,光耀后世!当今社会,教育孩子取得成功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父母的最大问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被贴上“笨孩子”的标签。一百多年前,曾国藩小时候被认为是一个不会读书的“傻孩子”。

公元1825年的一个夜晚,一名14岁的男孩点着一盏灯认真学习。这时,这座房子的房梁上躺着一个小偷。他打算等这屋子里的灯灭了,趁着夜色下来偷东西。这个想法是对的,这个想法也是对的,但问题是在那里读书的孩子很笨。他在底下念着【岳阳一楼笔记】,却念不出来。翻来覆去十几遍,小偷就基本能记住了。最后,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他从手里夺过书,扔在桌子上:“你看你傻子,你说这篇文章有道理?” “有什么难记的?”小偷一开口就背下了《岳阳一楼笔记》。说完,他一脸愤怒地甩袖走开,也不再偷东西了。可惜,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小偷的名字,但幸运的是,我们知道这个愚蠢的孩子的名字,他当时的名字叫曾子成,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不熟悉,但后来他改了这个名字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就是曾国藩。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周三)

【曾国潘家书——川中书店刻版】内容概要:国藩之所以久受赞誉,不仅是因为他的文武双全,更因为他的文章和道德。他的文章、道德的精髓,都包含在《家书》里。 1879年,即他去世后的第七年,这本由李翰章、李鸿章主编的《曾国藩家书》由川中书店出版并流传。当时洛阳的纸张价格昂贵,传遍全国,很快成为畅销书。买了家里收藏的经典.

自古就有“物只能三代”或者“财只能三代”的说法。然而,曾氏家族能够长久存续,一代又一代人才辈出,似乎有些不合理。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秘密或者非凡的诡计。曾国藩家书有句名言:“财不可尽,权不可尽”。曾氏家族给予后人的教育,确实值得今天的人学习,确实,人生处处都是考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考题,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确实是遵循和谐的原则,一个人只有与人为善,与人和睦相处,平等相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生必修的四课,都在曾氏家书里有所体现,无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都孜孜不倦地做到了,而且做到了完美;读了无数人,得到了名师的启迪,成功的人生怎能不走这条华山路呢?

昨天买了这本书,读到深夜,读到了45页,今天又读了一遍,细细品味,发现质量上乘。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手里都应该有一本。他读得越多,就越有趣。反思和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方式大有裨益。听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读书时,弟子杨昌吉推荐他读到的曾先生家书就是川中书店印的这封。还有,蒋公中正留学日本之前读到的家书也是这封。版本。众所周知,曾涤生是历史上最完美的人,是毛泽东、蒋介石、蒋介石最崇拜的人。这个版本的家书是两人进入曾氏学问的门户。可见,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版本,知道版本的优缺点之后才能阅读。这本书的缺点是评论太稀疏,但聊胜于无:缺少校对和评论来正确看待这本书。可见,书的版本虽好,但出版社(中国联合工商出版社)的编辑水平较低,超出其能力范围。如果转做古籍、中华书局、商业等,肯定需要一些编辑和注释。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版本,也是一本好书。自己收藏和阅读也不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317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