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唐诗三百首》的感想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文体。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懂作文也能背诵。书中共有古诗三百首,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对于四年级的我来说,读完一首古诗,我就会明白诗的意思,但是深刻的历史意义需要我慢慢去理解,很多知识还需要我继续探索。唐诗被誉为“中国诗歌的巅峰”。读完《唐诗三百首》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唐诗的光辉和绚丽。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的瑰宝。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值得骄傲的是,盛唐时期出现了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唐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深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内涵也十分丰富。
当我读到“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时,“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从天而降”。我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当我读到“诗圣”杜甫“富贵之家酒肉臭,路上冻死骨头”时,我被杜甫报国、报国的伟大情操所感动。人民一心一意。王昌龄的《出塞》中的一句“惟习将在龙城,呼马不教过阴山”,歌颂了军人惊心动魄的军旅生活,体现了慷慨激昂的阳刚风范。唐代诗人和为边塞建功的英雄精神。
从我读的唐诗中,我了解到中国传统诗歌博大精深,具有我们民族特色。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小立志远大,脚踏实地做事。只有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做出你应有的贡献。
【第2篇】
《唐诗三百首》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国文教育专家顾振彪主编,是教育部编写的国文课程标准,是青少年必读的100本中外名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懂作文也能背诵”。 《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广为流传的唐诗集,是中国诗歌发展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素材丰富,体裁多样,格调高雅,所以我非常喜欢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中有几首诗让我至今难忘。
孟郊《游子歌》“慈母手中的线,如游子身上的衣裳,临行前缝紧,恐归晚。谁说起”一寸草心,报三缕春光。”意思是“慈母用枯干的双手握住线”。她用针线,战战兢兢地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冬衣。母亲一针一针地小心翼翼地缝着,心想孩子这次长途跋涉很长时间都不会回来了。就像小草难以报答阳光一样,儿子也如何报答母亲养育我的养育之恩呢!”
《游子歌》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真实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母子,却又凸显了母子之间的血肉关系。中间两句集中表现了一位慈母的举动,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照顾。虽然没有言语,没有泪水,却展现了母子之间浓浓的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天真的孩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没有任何巧妙的装饰。清新流畅的语言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它牵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了万千游子的共鸣。
此外,寓言诗《古军进行曲》、送别诗《辞别杜少甫赴蜀州》、田园诗《过故友村》也是我爱读的诗篇。
《唐诗三百首》真是一本好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