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草船借箭》有感500字

【第1篇】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作品之一。故事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国复晋结束,再现了英雄们争夺皇位、斗智斗勇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如:“草堂三遍”、“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

周瑜见诸葛亮很有见识,非常嫉妒。有一天,周瑜要求诸葛亮三天内制作十万支箭,并下了军令状。周瑜还让人故意拖延时间。还请鲁肃去探营。诸葛亮让他调集20艘船,每艘船有20名军士,200个稻草靶子,船上还挂着帘子。这件事鲁肃没有告诉周瑜,周瑜起了疑心。

直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鲁肃问从哪里得到,诸葛亮只是笑而不答。船驶至曹营。这时,江面上起了大雾。诸葛亮命船排成一排,船首西,船尾东。曹操见敌人突然来袭,江面上大雾弥漫,看不清真象。于是他命万人随机射击。船上装满了箭,船上的军士喊道:“谢谢丞相的箭。”曹操命人追赶,船却顺风行驶了二十余里。

借箭诸葛亮早已做好了计划,周密安排。诸葛亮知天地地利,知己知彼,知己知彼。今天如果没有雾,肯定会惨败;如果鲁肃不忠信,他的计划就根本行不通。如果曹军大胆进攻,连诸葛亮都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更别说借箭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瑜嫉妒人才,心胸狭隘。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必须是一个安排事情、安排事情的人。其次,我们要心胸宽广,能够包容比你优秀的人。如果有人比你优秀,你就应该想办法超越他,而不是试图陷害他。

《三国演义》以蜀汉王朝的兴衰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波澜壮阔、悲壮的历史。

【第2篇】

五百多年前,元末明初,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今天我们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主要讲述了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于是用尽一切手段陷害诸葛亮。他要求诸葛亮三天之内制作十万支箭,却暗中封锁了诸葛亮的制箭方法。谁知诸葛亮一计巧妙,向曹操“借箭”,周瑜心服口服。

我觉得周瑜很小气,不宽容别人。既然是共同对付曹操,就应该心意相通。如果别人比你更有才华,那么你就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而不是试图与别人争斗。吵架只会两败俱伤。如果曹军能够趁机的话,他们的麻烦就大了。

我想周瑜这里应该能够以大局为重,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反而报了私仇。

周瑜也很恶毒,不择手段。为了除掉诸葛亮,他使出了一切手段,却被诸葛亮化险为夷。

但周瑜却是吝啬恶毒,体现了诸葛亮的精明算计和足智多谋。他非常令人钦佩。经过这件事,周瑜想必已经心服口服了,否则赤壁之战最后怎么可能取得胜利呢?

我想我们不应该成为周瑜这样的人。我们要宽容大度,“宰相之腹能载舟”。我们也应该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过人的智慧和正直。

《草船借箭》给了我很多启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0076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