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谭迁是明末清初人。他出生于浙江。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受到启发,要写一部明朝的历史。但他家穷,无钱买书,只好到处借书抄写。他只穿着破烂的衣服,似乎不知道自己有多累。他抄写一些史料就可以步行一百多里,只带一点干粮。他将青春年华、心血凝结成《国言》一书。历经六次修改,写成四百万余字的《明朝年鉴》。他很高兴,因为他儿时的愿望实现了。

但人总是要面临很多考验。抄写手稿的前一天晚上,一个小偷偷偷溜进了他的家。眼睛明亮的小偷突然感到悲伤。较少的。但当他看到锁着郭雀的竹箱时,他又恢复了平常的本性。他以为竹盒里装满了金银珠宝,就偷走了整个盒子。谭迁起身后,发现竹盒不见了,他的眼睛发黑,鼻子里充满了泪水。但没过多久,谭迁再次“复活”,重新书写了这部历史书!又过了四年,谭迁再次完成了新国题,可见他的毅力太坚强了!

谭迁接受了常人难以完成的考验,并名垂青史。可见,人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我在《讲座》上看到一篇文章,开头是“从失败到成功的路上,有一条河,那条河叫放弃;从失败到胜利的路上,有一座桥。那座桥就是这叫辛苦!”

从今天起,我会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现在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平均,而且经常只考到平均分以下。读完这篇文章,我一定要让自己的成绩提高、提高,然后长大后报效祖国!

【第2篇】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第20课《不被不幸打败的信念》。文字主要讲述了明代史学家谭迁如何历经千辛万苦,两度写下巨著《国言》。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逆境中,必须有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读着读着,我不禁合上书,想: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取得成功的人不计其数。张海迪小时候经历了3次大手术,导致高位截瘫,最终卧床不起。躺在病床上,她坚持不懈地自学英语、德语、日语等语言,并坚持写作,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作曲家贝多芬因家庭贫困而未能上大学。十七岁时,他不幸染上伤寒和天花;二十六岁那年,他得了耳病,失去了听力。他在爱情中屡遭挫折……在与命运的斗争中,贝多芬的毅力显得异常坚强,即使在寂静的世界里,他仍然创作出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辉煌的——《第九交响曲副歌》。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记得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我要练习悬笔。我的手酸痛得不能动,几天后我就放弃了。当我练习跳舞时,我经常需要弯腰做劈叉动作。我实在受不了这个苦,所以就半途而废了。后来,在辅导员和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获得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一次,我在体育课上考了“立定跳远”。跳了几次后,我感觉脚趾酸痛,但我咬牙挺了过来。我一遍又一遍地孜孜不倦、刻苦练习,终于跳了168厘米。良好的结果。在学习方面,我经常遇到障碍,但我并不害怕,迎难而上,迎难而上,一切问题都立即得到解决。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坚强。在炎炎夏日,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冒着酷暑,翻山越岭,参加夏令营活动;寒冷的冬天,水结冰的时候,我还能坚持早起,顶着刺骨的寒风跑去学校……

俗话说:困难如泉水。如果你很强,他们就会很弱。如果你弱,他们就会强。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有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0686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