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读后感800字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重读了一本初中没读完的悬疑小说——《无人生还》。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神秘人邀请十个陌生人和无关的人来到一个小岛上。此后不断有人意外死亡,最终无一人幸存,凶手也在其中。
十个小战士出去打祭牙仪式,可惜噎住了,十个只剩下九个。九个小战士……一个小战士,一辈子孤零零的,一个也不剩。一切阴谋都从这首童谣开始。从他们十人登陆岛上的那一刻起,审判和死亡就已经开始了。
第一晚,一人在晚餐时被噎死,另一人随后中毒氰化物。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每个人的死法都和童谣里的几乎一样,就好像被安排好了一样,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死的是谁。随着人数不断减少,恐惧和焦虑吞噬着每个人的心灵。寿命越长的人,罪孽就越严重。他们承受的不仅是死亡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折磨。在绝望的情况下,坚持呼吸,争取下一次生存的机会。
我边看边推理,把每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看似不太可能是凶手的人,其实是幕后黑手。本书的主人公沃格雷夫实际上是一名法官。他曾经了解到一些明显触犯法律却逃脱了法律惩罚的人的底细,于是他萌生了伸张正义,用自己的方式惩罚这些人的想法。他以欧文的名义,邀请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名犯有谋杀罪的人来到士兵岛,并用童谣杀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名“客人”。警察赶来时,只找到了十个人。一具尸体被误认为是上天的惩罚,而幕后凶手也记下了案情,成为漂流瓶漂走。如果没有人发现这个瓶子,说不定就真的成为一个谜了。每个上岛的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秘密。有人淡定,有人惊慌,有人不以为然。正是这些秘密导致无人幸存。
诚然,这些人犯下的罪行在那个社会是无法受到法律惩罚的,但是这些人知道他们该死吗?我不这么认为。凶手还是杀了他们。或许他更享受策划杀人的过程,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人该不该杀的问题。但他提到,他精心策划并准备好了所有人被杀的顺序。死在前面的人受到的心理折磨会少一些,死在后面的人受到的折磨会更严重。最后一位女老师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自杀,可见人的心理暗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读完这部作品,我可以诚实地说,这确实是一部伟大的推理杰作。一次性读完这类作品,非常烧脑。你需要仔细寻找很多线索来做出推断。这个过程是非常奇妙的。这部作品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一方面展现了作者阿加莎细腻的写作手法。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惊叹她出色的创意和布局能力。
我觉得这本书的亮点一方面是书中悬疑情节很多,另一方面放大了人性,揭示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当然,这些都是作者巧妙的安排和出乎意料的结局,让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0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