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慢读课本里的古诗文》读后感800字

读《教科书里的古诗词慢读》后的感想

今天,我们必须从更高的角度重新认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作者的《万江明月:中国山水诗的精神境界》、《天下第一首诗:唐宋诗百行》、《国事解读》等书全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本书写下了不同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灵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平了道路。诗圣、诗仙、诗魔等都是后世给予诗人的尊称。每个诗人的生活环境、所闻、所见、所听、所感都是不同的。李白写的诗篇无不气势磅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酒行记》。陆游生活在北宋灭亡的南宋时期,所以他写的诗都是与他渴望统一国家、收复失地有关。更直接地说,它是爱国诗。李白的朝代是唐朝鼎盛时期,而陆游则是南宋灭亡的北宋时期。南宋国王沉迷酒色,不顾国家生死,因此两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到1912年清朝退位,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谋略,有的平庸无知,有的励精图治,有的因国家灭亡而受尽屈辱……也有才华横溢、会诗词的皇帝。他们留下了生动、个性化的作品。汉高祖刘邦写的《大风歌》,没有遵循摘章的套路,而是直接抒发内心,铿锵有力。唐太宗李世民写的诗不多,但有一首诗无愧于“赠萧予”的称号。世人若提起唐宋皇帝,人们一定会脱口而出“唐宗宋祖”,李煜和赵匡胤。

他们在金宫举行了诗会。使者一上来,就背下了李渔的咏月诗,称赞李渔的博学多才。宋太祖在回家的路上吟诵了一首诗。 “只有离开海底万山的黑暗,才能到达天空中万国的光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的所见所感不同,所吟诵的诗词也不同。而且人的心情也起着一定的因素。比如,在同一个明月里,李白吟诵孤独,苏轼吟诵渴望,赵匡胤吟诵霸气。

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贡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远远超出了古诗词。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023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