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茶马古道》读后感800字

在中国西南的山山水水中,有一条绵延、盘旋的神秘古道。 ——个马蹄印深深地嵌在山崖边缘的石板上。高悬的铁索吊桥下,一条湍急的河流流过……这是一辆运载货物的商队。走出通道,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因茶而兴,因马而生”。它起源于1300多年前中国西南地区的“茶马贸易”。马至今仍是古道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茶马古道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不仅是贸易通道,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走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茶马古道应该说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险、距离最长的千年古道。它充满了神秘和传说。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是历史上汉藏民族之间以茶换马、以马换茶的传统贸易。唐太宗统治时期,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上逐渐崛起。贞观十二年,吐蕃首领率吐蕃军队进攻唐朝边城苏州。唐太宗派兵进攻,结果被击败。松赞干布的领袖低下了头,对唐朝的强大感到羡慕。他在写道歉信的同时,还特意向唐朝求婚,以示血缘好的姻缘。唐太宗答应了吐蕃的请求,将十六岁的孩子赐给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了大量农作物种子、生产工具、医疗器械、茶叶等生活用品以及历史、诗歌、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促进了中外友谊。和藏族人民。为以后的茶马贸易奠定了巨大的基础。

由于藏区属高寒地区,藏族人民以游牧生活为主,主食为牛羊肉。但过多的脂肪不易消化,而茶不仅能促进消化,还能防暑解暑,有利于藏族人的身体健康。这使得藏族人逐渐形成了喝茶的习惯。由于藏区不产茶叶,藏汉边境地区的商人立即开展了以马换茶的易货贸易。五朝至宋初,由于内地战事频繁,需要从藏区购买许多战马。为了通过茶叶贸易加强与藏区各部落的关系,朝廷正式建立了“茶换马”的相互贸易。这一制度使茶叶输藏成为了由朝廷独家管理的国家政策。

元朝时期,统治中原的蒙古族并不缺少马匹。政府废除了宋代实行的茶马边境政策。边境茶叶主要以银币和土特产进行交易。明朝建立后,在“以茶治天下”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官营茶马贸易制度,茶马相互贸易再次恢复。直至清朝中叶,基本沿袭宋朝的做法,后期逐渐废除。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位时,茶马贸易中一匹优质马可换取茶叶120斤。至宣德十年,西宁、贺州、洮州茶马行年交易茶叶1000余斤。换13000多匹马,一斤茶叶可以换12匹马。

由于明朝与北蒙古关系紧张,无法从蒙古获得军马,只能从青藏高原获取物资。朝廷充分利用藏族人民对茶的喜爱,严格控制茶叶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只允许用茶叶换藏马。等价交换的缺乏,加之走私活动泛滥,朝贡贸易发达,交通运输困难,导致明朝官方茶马贸易体系走向衰落。

清初,继承明朝旧制,顺治二年,茶马贸易这一特殊的国家贸易形式正式恢复并延续。虽然官方的茶马贸易制度在雍正十三年终止,但清末民初茶商数量明显增加,茶马古道依然繁荣。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所有进入中国的通道。特别是缅甸沦陷,缅缅公路被切断后,茶马古道成为唯一的国际通道。许多外国援华物资和从内地运往前线的抗战物资都是通过茶马古道由马帮运送的。茶马古道作为一条古老的商路,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留下了最后的辉煌印记。

如今,茶马贸易早已停止,古道也失去了昔日的作用。但作为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见证,茶马古道依然熠熠生辉,其历史意义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037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