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书感悟800字
扼住命运的咽喉
—— 读《贝多芬传》的感想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吃苦而不绝望,他就会成为一个能够战胜自己的强者。然而,这样的人物到底有多少呢?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位忍受苦难洗礼而不低头的代表人物。
暑假的一天,我坐在椅子上,随意翻出一本《名人传》,开始读第一本《贝多芬传》。我看到贝多芬的一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霉运和厄运。当他19岁时,疾病侵袭了他的耳朵。它夺走了他“最高贵的部分”——听力,让他的身体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读完之后,我不禁心想:天啊!这是刻意磨练贝多芬吗?然后他的母亲早逝,他的兄弟早逝,他的侄子叛逆,他又聋了……他怎么会这样生活!他不会精神崩溃吧?真是可怜又可悲啊!
但这只是事实吗?要知道,那是欧洲最黑暗的中世纪。大多数人肉体被奴役,灵魂被束缚,思想被宗教控制,无法获得自由。终日,我只会在神的十字架前虔诚地磕头,忏悔自责,接受命运的摧残。但贝多芬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中的勇敢化为音乐,或如细流,或如狂风暴雨,愤怒地向生活倾诉,顽强地向命运呐喊——“我要掐住命运的喉咙”!那些或轻快、或昂扬、或内敛、或大胆的交响曲,折射出他与自我、与时代的斗争!在与音乐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他的灵魂得到了解放,意志得到了升华!是的,我仿佛看到苦难聋哑的人高声歌唱,傲然俯视众生——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他的身体饱受痛苦的折磨,但他的眼眸却充满了自由的光芒!
读完后,我放下书,轻轻合上书页,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精神的解放和意志的升华呢?是单纯的努力学习还是突然的灵感?不,我想从贝多芬的情况来看显然不是。古人云:天将大任于人,必先劳其心志,劳其筋骨,劳其体魄,扰乱其行为,以求得其所不能为。
再比如我们中华民族,从八国联军到日本侵华,历经磨难而富强;从被外国势力包围到四散。当所有人都陷入绝望时,当国家和物种面临灭亡时,是中国共产党点燃了希望的曙光,带领中国人民,用血与火重新筑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厦。时至今日,我们以极其昂扬的姿态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不就是一部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吗?
是的,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苦难和磨难,但正如我中国古话所说:有志者事成,一百零二秦川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一百零二秦川终属楚;人若努力,老天不会失望,三千悦嘉却吞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