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感悟1500字
时间与文明
在《黑暗森林》中,在大低谷之后,有一句名言:“给文明时间,而不是给文明岁月。”
这句话可以说充满了现代世界的人文关怀。但我个人认为,文明和时间应该相辅相成、相辅相成。
毫不夸张地说,这涉及到人类存在的本质。岁月是生命的长度,文明是生命的宽度。俗话说“人皆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所蕴含的思考以及生命本身的延续,才是人类生命的本质。思考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直至灵魂泯灭。灵魂这个词很难定义。这里我把它等同于思维,因为灵魂本身也是思维的产物。人类通过思维拿起工具、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经过几万年的发展,人类最伟大的工具其实是思维工具——语言、文字、家庭观念、等级观念、财产观念、观察总结的方法论、数学、抽象思维等等……我们文明中的一切都建立在强大的意识形态工具的基础上,而发展到今天的最伟大的工具就是科学。现代人类文明是科学文明。
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合一,与宇宙共鸣。我们不断地经历着万物的演化,我们也在观察和思考这个演化的过程和原理。虽然“身在这座山”只能无限接近所谓的“真理”,但观察力和思考力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超级大国”。更令人惊奇的是,借助思想工具,人类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思想传播、分享,甚至传递给后代。这样,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就打破了个体生命的界限。从古代的数百位圣人,到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玻尔,他们的肉体虽然被毁灭了,但他们的思想却依然存在,并且愈发坚强,融入到人类整体文明之中,成为全人类的宝贵智慧。
生存与思考将是人类文明永恒的问题。事实上,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侧重点。他们互相依赖。思考需要生存才能提供持续的动力。所谓子孙无尽;而生存也需要思维去发现事物、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决定方向。生存与思考就像阴阳鱼的两半,互相引起,不断旋转。我们不明白这种持续了数亿年的自转有何目的。也许宇宙也需要观察者,就像人类需要人工智能一样。
时间和文明,理想情况下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来不是偏向哪一边的问题。只有不断发展文明,你的岁月才有意义;只有不断努力生存,你的文明才能生存。
然而,在《三体》中,这句话却有着厚重的背景:——危机时代。由于三体人的入侵,人类文明陷入了数十年的混乱和动乱。进入大低谷时期,文明迅速倒退。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三体人锁定地球的理论物理研究。人类如果无法观察世界,就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不进一步思考,文明的终结已经不远了。由此可见,最有力的工具是思想的工具;最有力的武器是思想的武器。摧毁敌人的思维能力,扰乱敌人的思维参照,才是消灭他们最彻底的方法。
因此,此时关注时间还是文明,值得讨论。因为400年其实很短,相当于一个即将到来的宿命结局。唯一不同的是,中间多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过程。因此,在经历了文明倒退的痛苦时期后,人类选择了另一条路,那就是沉迷于现有的文明。诚然,人类的科技和文化从此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整个文明无法进一步思考的前提下,等待人类的仍然是注定黯淡的未来。
大萧条后的“文明年代”本质上是另一种混乱。
我认为刘用赛博朋克风格来描述那个世界是完美的。充满后现代未来感的科技充斥着每个人的感官。到处都是显示屏,整个人类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虚拟信息。最神奇的是,城市移到了地下,天空变成了一整块显示屏……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屏幕将自己包围起来,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各种令人困惑的信息。溢出。这不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是在发泄无处可去的好奇心和麻痹感。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你唯一的精神食粮就是上个世纪用来糊你周围墙壁的报纸!人类的地下城市是人类文明为自己编织的信息茧。他们口口声声说要给岁月带来文明。事实上,他们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更先进的文明。他们已经下意识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人是多么可悲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