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500字

《三国演义》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陌生。 《三国演义》有古文版,也有白话版《三国演义》。我读过好几遍了,广播里也有长篇连续剧,尤其是《三国演义》。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后,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在阅读的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和儿子读书的同时,我也启发孩子认真读书,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尤其是人物的描写,更应该通读全书,细细品味。

作者罗贯中准确地把握了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他对人物描写也感触颇深:

《三国演义》共收录人物400多个,其中数十个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比如张飞,他恨恶如恶,粗暴直率,但也行善;刘备仁爱百姓,但虚伪;关羽勇猛忠诚,但任性任性;周瑜才华横溢,有勇有谋,但心胸狭隘;鲁肃矜持忠厚,黄盖勇敢沉稳,司马懿老奸巨滑等等。就连三“辩”也各有特点。他们都恨曹操,但表情却截然不同。米衡的意思是“骂”,“会一直骂到死”。戏曲舞台上还有一出戏叫《打鼓骂曹》;张松的意思是“骂”,这让曹操“起身移至后堂”。杨修是“揭露”。他多次揭露曹操的背景,揭露曹操灵魂深处的秘密,尤其是梦中杀人的阴谋。

在人物塑造方法上,我们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通过战争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反复夸张,写出人物尖锐的斗争。不同的典型军事政治斗争环境有不同的写作方法。例如,曹操攻打濮阳,陷入重围。火光之中,他遇到了骑马驰骋的陆羽霆剑。曹操双手捂脸,鞭马从对面冲了过去。吕布从后面拍马,用方天华击中曹操的头盔。他点了点头,问道:“曹操在哪里?”指着相反的方向:“就是前面那个骑着黄马的。”多么狡猾啊。吕布闻言,策马追击,放开了眼前的曹操。曹操只用一句话就骗过了吕布。在潼关,情况则不同。马超认出曹操后,穷追不舍,结果曹操“断须弃袍”,没了性命而逃。这时,马超从后面赶来,喝道:“曹操,别走!”曹操吓得马鞭掉了下来。马超见自己要追上,从后面拔枪刺向曹操。曹操躲在一棵大树周围。马超刺树的力道太大,刺得很深。等他拔枪的时候,曹操已经逃跑了。在这里,从濮阳之战,我们可以看出吕布有勇无谋;从潼关之战,我们可以看出马超的精明和强大。又如《八军》中张飞对严颜的“正义解释”,以及长沙关羽对黄忠的“正义解释”。都是“正解”,但也有区别。张飞对严燕的“正义诠释”,展现了张飞的粗犷与细腻;关羽对黄忠的“义解”,足见关羽的嚣张跋扈。他们都写了一代英雄的“勇敢”。吕布勇猛而谦虚,周瑜以勇显傲,赵云勇猛而足智多谋。可见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各有不同。曹操的“削须换头”、“梦中杀人”;刘备与单父(徐庶饰)关于鹿马的对话。这些描写展现了曹操和刘备狡猾、善良的不同性格。诸葛亮“带病巡营”的描写,凸显了他“一生一死”的忠诚;后世大师刘禅的“乐思蜀”的描述,简直就是将他的平庸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国演义》善于通过战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 《赤壁之战》人物众多,但亮点不多。在决策准备阶段,突出诸葛亮和周瑜;在决战阶段,曹操更是凸显。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小说中的曹操经过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加工。他成为了统治阶级权贵的典型人物和古今最非凡的叛徒。他的突出特点是狡猾,当然小说也描述了他的才华和谋略。曹操的奸诈性格。在赤壁之败的具体情况下,曹操在华容道大败时,仓皇而逃,险些丧命,但他却能笑三声,笑周瑜、孔明。他不明智,用笑声来稳定军心。但当他逃回据点后,便脱离了危险。他抬头放声大哭,哭诉郭嘉辅导员死了。哭郭嘉,说明其他军士无能,推卸战败责任。 “三笑一哭”的情节将曹操的狡诈和权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曹操八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他却能一边笑一边惊慌逃窜。这一声“笑”,说明他虽然失败了,但他并不气馁,不服输。他也发表评论,嘲笑对手,“毕竟他们的智谋不够。” “他终究是一个无能的人。”这是一个环境描写,用来对比曹操“顽强”和“狡猾”的一面,表明他还是有野心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238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