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1500字

【第1篇】

《流浪地球》是我读的第一本刘慈欣小说。我十多年前在网上读过这本书。那时,刘的名气还不是很大。至少我不认识他。结果我一读就被他吸引了。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他的粉丝,读了所有我能找到的他的作品。 《三体》等小说我也看过、听过不止一次。

几年前就听说他的《三体》等作品要被改编成电影。我对此很期待。没想到,刘的第一部被拍成电影的作品是《流浪地球》。没什么好说的,我当然想去电影院支持我的偶像。

毕竟读完原著,我以为自己想看的主要是特效,就像一个京剧爱好者欣赏的不是选段的内容,而只是演员的表演。没想到的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几乎全新的故事。我不知道故事的主角是谁,也不知道故事的走向。

我说“几乎全新”是因为电影仍然沿用小说的大框架:——。太阳会产生氦闪,可以蒸发地球。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人类成立了联合政府,建造了行星发动机,将地球赶出了轨道。走向星际流浪之旅——,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我记得小说以科学反应方式(重核聚变技术、地球发动机)为主,主要写哲学故事(比如做出预言的科学家因为氦闪没有如期发生而被处决)和伦理故事(成为《太空漫游者》之后,地球上人们婚姻爱情观的变化),而我看到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呈现一个灾难故事。

全球人类改变地球走向和人类命运的共同行动如何能够毫无争议、毫无阻碍地进行?当然这其中还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作为一种不同的媒介,电影当然可以发挥其视觉冲击力的优势,讲述几个与小说不同的故事。爱情的故事,亲情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人类勇气、智慧和能力的故事……这些都可以讲述。

这部电影选择讲述一场灾难的故事。 ——没有充分考虑木星引力引起的地震对行星发动机的影响。失去超过40%力量的地球将被木星吞噬。只是因为几个小人物的偶然事件,才导致了最后的结局。救赎的一刻。应该承认,电影中的场景令人震惊。作为一部灾难片,虽然仍难以与《20》、《后天》等好莱坞大片相提并论,但在中国科幻电影中仍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人称之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时代,我觉得还可以。

令我不满意的是其剧情设计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2040年左右,也就是仅仅20年后,人类将发展出重核聚变技术,将石头变成星际航行的燃料,推动与地球一样大的宇宙飞船,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五。这样的科技实在是太黑暗了!当然,科幻小说必须要有想象力,这没关系。其实这就是原著小说的设定。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拥有如此黑科技的人类,竟然利用木星引力,让地球一点点加速。当然,利用木星的引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地球怎么会遇到这么大的与木星相撞的风险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人类对于如此巨大的风险却毫无应对预案,只是在灾难发生前几天才得知!

看到浩劫之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类联合政府、智库、电力机构、科学家基本束手无策,在土木相撞前一周放弃了一切努力。这种人的意志力太少了!然而,一名叛逆的中国少年和他的宇航员父亲轻松想出对策,并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成功实施,最终拯救了地球。这难以置信!事情往往不会那么顺利。在救援过程中,能够将地球推进11公里的发动机被卡住了。他们没有使用其他机器的力量,而是花了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组织数百人“卷起袖子”,手动推过去。这也太低了吧!

中国拍中国主角、中国人拯救世界的科幻片,当然可以理解。让我感到羞愧的是里面的中国人脾气太暴躁,脏话太多。比如男主不仅不肯认父亲,甚至还骂父亲。他实际上称抚养他长大的祖父为“老人”。为什么中国人这么不冷静、这么粗鲁,为什么这么暴躁?

虽然有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但作为中国科幻起步阶段的作品,《流浪地球》还是算过得去的。即使有科学缺陷,也比不上《X战警》、《钢铁侠》等美国电影很多。我会推荐这部电影。

【第2篇】

《流浪地球》在无数质疑声中诞生,如今又在无数欢呼声和赞誉声中大放异彩。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回味无穷的经典。这就是一部好电影的人生,也是每一个电影梦想家的人生。

《流浪地球》依然毫无疑问地统治着春节档。作为中国首部科幻大片,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它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也平息了发布前的所有质疑。这部电影被时代赋予了诸多光环,其中最耀眼的无疑是它终于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此,人们一提到科幻电影,脑海中浮现的就不仅仅是好莱坞,而是一抹中国红。

除了电影本身的精彩之外,很多人都在关注主演和编剧刘慈欣。确实,没有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就不会有如此完美的作品,没有刘慈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硬核科学严谨完美结合的剧本,也就谈不上《流浪者》的诞生。地球”。这一切都很好,但聚光灯很少照在相机后面闪光灯阴影中的人身上。他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一位在榜样的力量下追寻科幻梦想的80后导演——郭帆。

电影男主角吴京爆料自己本来不在剧组,但有一天郭帆来找他喝酒,说:“敬哥来客串了。”吴京说:“好。”于是导演简单说了一句,吴京就被邀请了。拍拍拍着,郭帆说道:“靖哥,我们没钱了。”吴京又说道:“好吧,片酬我就不收了。”拍了又拍,郭帆说道:“靖哥,逾期了,你要客串三十一天了。”吴京又道:“好,那我客串一下。”我还没有完成我的客串。郭帆:“靖哥,我们超支了。”吴京又投资了6000万。这一系列的对话不禁让我们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让刚刚凭借《战狼2》走红的吴京不仅没有片酬,还带来了6000万的收入?但当我真正了解郭帆时,我发现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非凡往往源于平凡。

1995年,郭帆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2》。正是这部科幻电影,成为了郭帆一生的梦想。事实上,当时的好莱坞是科幻电影的世界。优秀的科幻电影层出不穷,数千名水手竞相角逐。从国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电影是令人震惊的。而郭凡也是震惊之人之一。这不仅印在了他的眼里,也印在了他的心里。对于某些人来说,某部电影就是一次洗礼。当受洗的人们看到这部电影时,就像看到了一个奇迹。对于郭帆来说,詹姆斯卡梅隆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决心制作自己的科幻电影。这个梦境反映在光影中,从他放大的瞳孔中灌输。不断落下,击中他的内心深处,再也没有改变过。把这个梦想封印五年吧。 1999年,郭帆高中毕业,考入海南大学法学院,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法律事业。但仅仅一年后的新千年,郭帆就放弃了这个想法。终于,五年前詹姆斯卡梅隆种下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这让郭帆不得不迎难而上。有一天,当郭帆正在犹豫是否要成为一名职业导演时,他陷入了一个梦:自己两鬓洁白,躺在摇椅上,金色的阳光洒满全身。当被问及今生有什么遗憾时,他会回答:“我想拍一部科幻片,但没有成功,可惜我现在太老了,拍不了了。”想到这里,他从梦中惊醒,因为这太可怕了。于是他开始拿起相机,将自己从光影中的梦想倒回光影之中。千年之交,郭帆终于决定将梦想变成马,而也就在这一年,刘慈欣出版了《流浪地球》。 2000年的这个巧合间接决定了今天电影的诞生。果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巧合是上帝保持匿名的方式。”

法学院毕业后,郭帆加入中国旅游卫视《亚洲音乐中心》担任节目包装总监。在这里,他学习了后期制作的相关知识和底层逻辑。郭帆还热爱绘画。他从小就有很好的美术功底。 11岁就获得全国儿童书画大赛绘画组冠军。2007年,他还获得世界绿色和平公益宣讲大赛金奖。一生至今,他从未放弃过两件事,一是画画,二是电影。后期制作和美术漫画的经历并没有让他离电影越来越远,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拍电影的决心。 —— 郭帆决定考研。 200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研究生。随后又执导了《我的同桌》,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第一次炫耀后,郭帆真正开始了他的科幻梦。

20年,中影集团找到郭帆,向他提供了三部小说的版权,全部属于刘慈欣。郭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其中的《流浪地球》。因为他很早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并且非常感兴趣。在选择导演时,制片人一直在郭帆等人之间犹豫不决。但刘慈欣表示,郭帆有科幻导演的情怀。他说:“在这次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大胆尝试中,情怀比技术更重要,勇气比经验更重要。”这是真实的。今年,《流浪地球》项目正式启动。一开始,团队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郭帆,另一个是郭帆的好朋友、制片人宫格尔。两人开始写剧本、招商引资。郭帆的书架上摆满了量子力学、相对论等书籍。他曾自嘲是“短腿导演”,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的短腿导演。

《流浪地球》能让无数观众坐在电影院里,被深深震撼。这部电影绝对不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为了让整个故事符合科学逻辑,郭帆甚至找到了中科院的教授。为了让整个故事在剧本上没有重大漏洞,他们的编剧团队用数百万字写下了一部百年编年史。他也是一位不相信“灵感”的导演。按照他的规矩,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是唯一的办法! 8000多个故事板、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10万平方米的实景建筑……影片共有2003个镜头。每个镜头至少需要修改几十次,75%的特效全部由国内公司完成。为了保证电影的质量,制片人贡格尔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汽车。即便是电影上映至今,剧组仍有人因过度劳累而入院昏倒。四年的拍摄过程中,郭帆每天都在质疑自己和期待电影中交替度过。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靠大量烟草保持清醒,脑子里只有电影和镜头。有人称他为“疯狂导演”。确实,他对科幻电影很痴迷,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先驱。

五十多年前,14岁的好莱坞科幻影星导演卡梅隆看了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从此,一部科幻电影的种子就在卡梅隆的心里种下了。终于,卡梅隆的科幻树开花结果了。所以,二十多年前,年轻的郭帆看到了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2》,这颗种子也被种在了郭帆的心里。如今,20XX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再次风靡银幕。上映短短三天,票房就突破14亿。相信更多的追梦者在看完《流浪地球》之后,一定能够抬头仰望星空,回味无穷,当群星闪耀的时候,也许就会拥有一个如星星一样耀眼的梦想。

有的人为了梦想而忙碌,有的人则忙到忘记了梦想。郭帆,从十五岁通过光影之桥与卡梅隆在精神世界相遇,到今天卡梅隆在微博上为《流浪地球》加油。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郭帆证明,只要不忘初心,沿着传奇的脚步,他也一定会进入金殿。

如果把中国科幻电影比作一艘停泊的船,吹动这艘船的第一阵风终于来临,中国科幻电影已经扬帆起航。相信会有无数的人感受到这阵风,来保护这艘大船。这阵风的来源只是一个正在专心观看《终结者2》的15岁男孩。

他只是看了一部电影,他只是读了一本小说,他只是拿起了摄像机,他只是相信,如果他一直在想,就会有回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308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