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翅膀》读后感500字
温暖、轻盈、灵动,这就是《盛夏之翼》,让我深深感动。
《盛夏之翼》一书讲述了云南彝族青年艾乐吃着“百家奶”长大的故事。因为母亲病了,他想辍学打工赚钱给母亲治病。在别人的帮助下,艾乐带着凝聚大爱的“百金”,终于展开希望的翅膀,承载着祖辈的梦想,走出大山,继续读书实现梦想。
作者用成年人逻辑的语气讲述儿童故事,这与很多故作可爱、幼稚的儿童文学有很大不同。我喜欢这种简单理性的叙述方式。没有很多童话故事中常用的黑白人物设定,也没有邪恶与善良的激烈冲突。作者所做的就是用最自然的方式展现多民族融合的乡村人际互动,并表达世间最自然的情感。
民族村寨里的善良,是李伟笔下流淌的清泉,沁人心脾。钓鱼的父亲钓到了一条即将临产的大红鲤鱼。虽然可以靠卖来维持生计,但他想到了长辈们传下来的规矩:“不准带着幼崽去猎兽,不准带着幼崽去捕鱼”;森林虽然有老板来高价收购受伤的鹿,可以用来交学费,但爱乐一家还是把受伤的鹿养回了山林。虽然地处偏僻,但彝族人都知道“家有秀才,门就光亮”。肖爱乐的汉小学老师用最简单的话告诉他:“这辈子,你可以贫穷、可以生病,但不能没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对于大山深处的孩子来说,走出去山是必须的,是人生很严肃的命题,山外的世界是命运的彼岸,接受教育是通往彼岸的唯一途径,有一种善良的力量,永远在推动着并鼓励小爱乐走出去,去远方,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民族村寨之美,在于村落上空飘荡着温柔而温暖的山雾。艾乐居住的村子是一个多民族村。他出生时,他的母亲没有奶水。他喝的“百家奶”,来自各民族的大爱。当爱乐的母亲不幸因病去世时,彝族长老毕摩召见了白族的祖先、回族的老阿訇、傣族的老贝马和祖先。哈尼族,并发动大家共同为爱乐筹集学费。这也源于伟大的民族自豪感。喜欢。我深深明白,五十六个民族之所以是一家人,是因为兄弟情谊深厚,是因为亲人的大爱。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鸟鸣蛙鸣、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文、富饶的家园。不知不觉中,我也像爱乐一样,登上了一座从未去过的山峰,展开了梦想的翅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