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的孩子》读后感600字
读《马兰的孩子》后的感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如高尔基所说,我们应该多读书,接触书籍的世界。最近看了一本书,叫《马兰的孩子》。这本书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感触很深。
书中讲述:在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一群看似平凡的人将自己的理想和热情聚集在一起,完成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像无数的氢原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释放出比太阳还大的能量。依然是耀眼的光芒。
刚到马兰,他们就失去了小英雄——严力的儿子严新武。刚刚下车的一群人,满怀报国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未知的“战斗”中。但暴风雨过后,戈壁上能行走的人寥寥无几。但他们心系祖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丝毫没有胆怯,也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本书共有17章,17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十三章的《救援号》。刚到罗布泊的维拉不喜欢这里的食物,吃了馒头里的一粒沙子,就把半个馒头扔给了他。看门狗,军号。因为这件事,颜丽召集全体师生开会,教导孩子们食物稀缺,是学院的叔叔阿姨们从自己的口粮里省下来给孩子们吃的。薇拉听后感到非常羞愧,但她仍然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后来,因为这件事,一群孩子误以为大人没有饭吃,想吃老警犬军号,把孩子们吓坏了。幸好经过解释,孩子们知道这是一场误会。不久之后,维拉发现周老师因营养不良而晕倒了。她每天连半个馒头都吃不下去,每天只能喝一些树叶汤。她的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愧疚,忍不住落泪。随后,维拉勇敢地向大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没有人责怪她。这个故事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内涵。食物来之不易,我们不能浪费!
书中的每一章都非常精彩,马兰精神萦绕在每一个马兰人的身上。马兰是花,马兰是人名,马兰也是地名。但更多的时候,马兰象征着一种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追随先辈的足迹,学习他们舍己报国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弘扬“马兰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2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