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弃疾传》有感800字
读《辛弃疾传》的感想
今年暑假我读了《辛弃疾传》。本书记载了文武双全的南宋英雄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于南宋沦陷区的一个家庭。沦陷区是金朝贵族的游乐场地。这里汉人的无助和绝望,在外国人的铁蹄下继续回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弃疾的祖父受到晋朝皇帝的宠信,但辛弃疾的祖父辛瓒仍然对晋朝不满。尽管辛瓒无法在朝堂上表达对金朝的不满,但辛瓒从来没有在辛弃疾面前谈论过国家大事。辛弃疾给他的印象是,他的祖父是一个具有高度民族意识的人。祖父的所作所为,为辛弃疾起兵讨金埋下了种子。
公元1161年,金朝第三任皇帝完颜亮南侵宋朝。辛弃疾在济南山区组织了两千义勇军,展开反金斗争。他指挥两千忠臣包围了完颜亮的两万大军,导致完颜亮的军队大败。同年加入耿精军,任陆军秘书。
公元1163年,辛弃疾向准备攻打金朝的张浚提供了一个抗金的良策。张俊不听,傅蠡败退。
公元1180年,辛弃疾担任湖南安抚官时,辛弃疾平息了起义,建立了“飞虎军”。十多年前,南宋朝廷强制分发乳香。在紧迫的期限下,郴州官员带领的部分侗族居民与政府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近年来,湖南发生多起骚乱事件。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了辛弃疾施展拳头的舞台。辛弃疾向朝廷递交奏章,申请建立军队。在宰相周必达、朱熹的“帮助”下,孝宗同意了他的计划和行动。
辛弃疾的“飞虎军”有步兵2000人,骑兵500人,一支勇猛之师诞生了。 “飞虎军”是一支以严守军纪为荣、以扰乱百姓、制造混乱为耻的军队。这支军队平息了湖南的骚乱,使辛弃疾名满天下。但一段时间后,他因害怕而被调职。
直到1203年他才重返官场,但因主张不同,不再受到支持和重用。
公元1207年,辛弃病逝,葬于阳元山。 1275年辛弃疾去世六十八年后,追谥忠民少爷。
辛弃疾是一位军事才能卓著的人,但他并没有受到重用。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中年辞官在家。晚年,他率军却就地更换了将领。
辛弃疾一生的志向是康复,他向自己许诺成功,但命运多舛,志向难以实现。但他对于恢复中原的信念从未动摇。相反,他把自己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满腔热情、关切和忧虑全部寄托在诗中。其诗歌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奔放为主。风格雄伟豪迈又细腻迷人。题材广泛,善于用典故入诗。他表达了试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愤,表达了对当时执政党的感情。其中有不少谴责求和平诗人所受屈辱的作品,也有不少歌颂祖国大地、河流的作品。
现在我们期盼祖国统一,海峡两岸再也不会分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