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论语心得》读后感500字

于丹老师在教授《论语》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在我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人。论语就像高山上的一棵松树,高不可攀,只能仰望,不能触摸。于丹老师看来是加工美味快餐的高手。他能通过自己的经历解读常人难以理解的《论语》,似乎将难以消化吸收的食物加工成深受各个年龄段喜爱的高端营养。品尝。他带我们超越时空,将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带到大家的眼前与今天的人们对话。孔子没有圣人的架势,而是朴实、平和、平易近人,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一种朴素而温暖的生活态度。她让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深入人心。他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它。不要纠缠在其中,一遍又一遍地问天问地。这只会加剧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你也会错过星星。

于丹老师在《论语》中讲过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有一尊雕刻非常精美的花岗岩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朝拜。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来自同一座山的花岗岩制成的。步步不服气地向佛陀抗议:我们是兄弟,为什么人家偏偏选我们来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佛像淡淡的说道,因为你只经历了四刀斩,才达到了现在的境界,而我则是经历了一千刀斩,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幸福地度过这个轮回。以淡泊的心胸、博大的胸怀、超然的气质、闲适的心态去生活,让自己的情感和生活融入自然的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无愧于祖先,才能找到孔子教给我们的幸福生活的秘诀。你内心的平静。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关于苏轼和佛印关系的故事:苏轼是大才子,佛印是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加冥想,一起冥想。有一天,两人又一起打坐。苏轼问:你觉得我像什么样的佛印?答:我觉得你像个佛。苏轼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看你像是在撒牛粪。” ’从表面上看,佛印似乎又吃亏了。回家后,苏小梅对苏轼说:“深溪人最重要的是见心见性,心中所见,眼中所见。”如果佛印说你像佛,那就说明他心里有佛。但如果你说佛印像牛粪,你想想你心里有什么! '

其实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在同一个世界里生活得幸福温馨,而有的人却整天指责抱怨呢?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两个人的心态不同。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抱怨成绩不好的学生: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样的学生呢?班里的平均分因为她而低了很多……如果我改变心态,正是因为她学习有困难,所以她更需要我帮助她。如果大家都聪明的话,他们还需要我吗?她的进步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是不合理的事情。我们或许无法凭借自己的个人力量改变它们,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论语》的真正意义是告诉每个人如何过上我们灵魂需要的那种幸福生活。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幸福地生活!

孔子说:“三友益,三友害。朋友正直、通达、有见识的人是有益的;友善的人是开放的,朋友是温和的,朋友是宁的,这是一种损失。” ------《论语.季氏》

最近读了《于丹的论语见解》。我很佩服于丹的评论,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夫子的这句话。这让我思考了很多。

孔子非常重视朋友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他主张我们交朋友要正直、诚实、知识渊博,但不赞成我们和那些急躁、优柔寡断、居心不良的人交朋友。那些好朋友可以在你胆怯时给你勇气,在你犹豫时给你决心,在你怀疑时帮助你做出选择。

事实上,我们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以及如何与他们相处,考验着我们的眼光和智慧。读《论语》、听于丹讲课,我们学到的是一种洞察力和一种宽容的态度。选择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朋友,首先取决于你结交什么样的朋友,站在什么样的生活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交到好朋友。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像一面明镜,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品德。当你迷茫方向时,它能及时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454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