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有感500字
读《自卑与超越》后的感想
《自卑与超越》的三大主线:社交、事业、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无法逃脱的三个圈子。阿德勒说,人类生活在一个“意义”的境界,这个境界因人而异。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赋予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决定了他们对待社会、事业和婚姻的态度。在《生命的意义》一章中,阿德勒提到了三类儿童: 1、因先天因素或疾病而有缺陷的儿童; 2、娇生惯养、溺爱的孩子; 3. 被忽视的儿童。这三种类型的孩子赋予了生命错误的意义。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形成的误解也会渗透到他们的社交生活、职业和婚姻中。这样的孩子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更容易犯罪;在职业方面,他们可能把收入作为唯一的目的,或者永远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另外,在婚姻方面,他们也不会拥有幸福的家庭,因为他们无法实现真正的夫妻平等。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是多么重要,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如何让我们的思想正确思考,让我们的身体正确执行?阿德勒在书中多次提到“兴趣”和“合作”。人类总是习惯于对自己给予太多的兴趣。现代教育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过于关注个人成功,过于重视我们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而不是我们能给予什么。在家庭教育中,妈妈会对孩子说:“听话,吃完饭,就可以出去玩了。”而不是“听话,吃完饭,其他孩子就可以跟你玩了”。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会对学生说:“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说:“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对社会有用,你可以用这个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我们的教育培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今,夫妻离婚率越来越高。不可否认,有些情侣在一起会犯一个错误。然而,夫妻或配偶一方常常发现他们没有从婚姻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想要(金钱、归属感、共同语言等),所以他们决定离婚。可以说,我们太关注自己,太在乎自己,而忽略了别人。多关心别人而不迷失自己,这与阿德勒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是一致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育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他们,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