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和《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500字
读完《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和《死亡如此感伤》后的感想
《最后的读书俱乐部》和《死亡如此感伤》都是关于死亡的书。前者描述了作者与身患癌症的母亲互动、阅读的最后日子,后者则用写实的手法描述了医生口述的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读完这两本书,我对生活的态度更加坚定了。晚期癌症的治疗均以器官损伤为代价,导致痛苦的1 至2 年生存。我赞成对绝症患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而不是肉体上的折磨。在痛苦的状态下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应赋予患者安乐死的权利。
当一个人快要去世的时候,他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也是最悲伤的人。父母不孝顺,妻子儿女不赡养,责任不尽到,只会徒增痛苦,实在是不对的。另外,对于死者本人来说,死了就是死了,没什么好害怕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不敢提及死亡,这是一种禁忌。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人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的活跃寿命只有70年,之后就是一段艰难的时光。人生如戏,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当灯光亮起时,落幕了,下一场演出就要上演。因此,我选择扮演乐观的角色。笑隔海,行渡浪,随意驻去,云卷舒爽。
庄周梦蝶的故事堪称经典。庄子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当他醒来时,不知道是自己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化成了自己,显露出了生命的虚幻本质。短短几十年,人生只是一场梦。也许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另一个梦想。到了这一生的尽头,无论有没有轮回,你都不再是现在的你了。
每个人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也许现实中有太多的烦恼影响了他们的心情。工作、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只要满足于你的欲望,当事情发生时保持超然。此生只是一场梦。金钱、名誉和财富给你带来物质享受。当物质的东西不够的时候,你可以有精神的享受。当然,金钱可以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但不要沉迷于此。这些最终都不属于你,只是舞台上的一个道具。人们来来去去。
人活着,就不应该互相争斗、互相欺骗、争夺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坦诚相待,那么世界就如天堂一般。伤害自己的往往是家庭成员。如果外人不合群,你可以不理睬他们,远离他们。家庭朝夕相处,宽容极其重要,幸福也由此而来。
当我快要死的时候,我希望能完成对父母的赡养,我的妻儿不再需要我的照顾和陪伴。在最后一刻,我会抱住妻子和女儿说:“老太太,我先走了。”不悲伤也不快乐,就像一场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