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蒹葭》有感550字

读《蒹葭》后的感想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周代秦国的一首民间诗词。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被其中淡淡的、清新的忧郁所感动。王国维《人言》曾云:“诗经蹇甲最深”。这句话应该算是对《简嘉》的最高评价了。

这首诗一直被解读为一首情诗,但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首情诗。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诗确实描述了深秋早晨,一位热情的恋人在芦苇丛生的河边寻找心爱的人的情景。表达了追求者的渴望、焦虑和难以捉摸的忧郁。失望。从中,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诗中的“爱情”,它不仅仅指的是心上人,它是若隐若现、如影随形、难以捉摸、遥不可及的。而这似乎更像是我们心中的一种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虽然看似遥远、扑朔迷离,但却充满了强烈的诱惑和激励。它引导着我们每个人“上下寻找”,哪怕寻找的过程“漫长而漫长,坎坎坷坷”。对”,但我们宁愿“归来也跟着,去路也跟着”,就这样来来回回,历经磨难,不改初心。

“蒹葭青青,白露霜霜,良人在水边,若追其回,路途漫长又堵。若追其回,便是在水中央”。水。”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它被用在开头。 “芦苇是绿的,白露是霜”。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凄凉的画面:深秋的早晨,河边的绿芦苇上挂着厚厚的霜露,烘托了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开头的基调。营造出苍凉凄凉的基调,同时也是主人公凄凉心情的自然流露。

下节前两句在描述景物上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在景物的描述上更加细致。它们与第一节的两句形成了有序的时间流逝,也逐渐强化了主人公失落、惆怅和不懈追求的心情。的坚持和决心。

每次背诵“建甲惨,白露未完”、“建甲回暖,白露未完”的台词时,总有一种悲伤、心潮澎湃的感觉,我会不自觉地把我的心情放在心上。心陷入如此荒凉而美丽的景象。进入情境。难怪古人王开云在评论《建家》时总说:“它把情感写在物象上,却是苍凉动人,如洞庭秋风。” (指屈原《九歌香夫人》“洞庭木叶下秋风荡漾”)应称为千古悲情之祖。难怪很多文人墨客在写荒凉景象时,总喜欢从这两句话中汲取灵感。现在想来,后世诗人的很多经典诗词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事实证明,这并非不可能。原因。

再读一遍这首诗,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主人公在凄凉荒凉的场景中执着的追求。前进的道路虽然坎坷、漫长、曲折、凶险,但越是艰难,越能衬托出主角与心上人重逢的甜蜜与美好,也越能激发主角追求美好的坚定信念。向往。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一路前行,矢志不渝。

路还很长很长,每个心中有美好想法的人都会高高低低地寻找!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641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