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后感550字
读完《荒凉》后的感想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有两个地方:
1. 对未来的担忧让我们总是把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理由是“现在买更划算”、“需要的时候没有就麻烦了”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种不确定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不信任?需要的时候多买有这么难吗?这让我想起了我经常使用的一个逻辑:——。我需要提前学习它,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如果我不明白的话,我就会遇到麻烦。相反,当你需要使用——时,我丈夫总是自信地回应学习——。但很明显,前一种逻辑似乎有心理暗示:——如果我不提前做好准备,我肯定没有时间学习或者学不会(自我否定)。至于后者,是不是——也无所谓,反正只要我想学,一定能掌握(自我肯定)。因此,《挣脱》提出,只有清理掉自己空间中的垃圾,才能消除负能量,回到正常的能量场。
2、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创造充足的空间。 《段舍利》中主张,隐形储物空间只能填满70%,可见储物空间只能填满50%,装饰陈设空间只能填满10%。留出30%的隐形空间,给人每次继续整理或整齐摆放的欲望和心情。同时,这30%的空置空间也是物品进出的通道;可见空间一般都是放置生活用品,留出50%的空间是出于美观的原因,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要认清属于自己的物品。阻止时不时出现的新奇想法,并摆脱一些目前毫无意义的物品。最后,只有10%的物品被放置在装饰空间中。原因很简单。想想高档包包店和杂货店的陈设,你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我不自觉地思考,生活是否真的可以分为三种时间需求:对于日常的时间安排,尽量留出30%的空闲,给自己一个更积极的动力去投入70%的时间来完成必要的任务,同时也留出30%的时间。放松和调整的灵活时间的百分比;对于长期的时间投资,你不妨留出50%的时间,这样当前的精力投入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你也会有更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自己。更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变化;对于一些打算成为终生职业或爱好的时间投资,不妨选择一两项进行持续谨慎的投资。
《挣脱》是一套理论、一套方法论和一本行动手册。我认为书中的研究成果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完善。我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分离,从我日常的衣柜、厨房和桌子开始。只有大胆放弃,才能拥有更好的东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3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