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南怀瑾《孟子旁通》读书笔记500字

南怀瑾读《孟子绕道》笔记

南怀瑾老师的观点非常独特。在读他的书之前,我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今天我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他的大作,发现确实是当之无愧。他的《孟子绕道》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孟子》本身比较枯燥,但南怀瑾老师却能像他在日常生活中一样,根据大历史学家马迁所著的《孟子传》,找出司马迁读孟子的态度的端倪。非常令人钦佩。

在《史记》中,司马迁只是提出了孟子政治思想的要点,倡导了传统文化的王者精神。他既不愿意谈论当时的侵略吞并的非正义战争,也不愿意谈论霸权,所以他与梁惠王无法达成协议,是王权分裂的必然结果。霸业,圣贤英雄。然而,在《魏氏志》中,司马迁却将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更加详细地埋藏在一篇对梁惠王的描述中。通过这段话,大家可以慢慢发现并理解司马迁对待孟子的态度。梁惠王心情非常不好,处境十分尴尬。他问孟子如何有益于魏国。孟子很可爱,讲了一个故事《兑的原则》告诉梁惠王不要太注重利益。如果领导这么重视利益,那些高级官僚、官员就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之后,所有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如果你这样为了利益而争斗,你的国家就太危险了。作为领导者,只要弘扬仁义的基本精神,就不需要讲究利益。

话虽如此,梁惠王现在却处于百病缠身、垂死挣扎的危险境地。孟子关于永恒真理和仁慈的坚不可摧的规定并不能解他的干渴。难怪梁惠王不能听。司马迁没有说谁对谁错,但他认为梁惠王的说法有些牵强、宽广,但他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孟子的思想没有被梁惠王接受,他还是有些失望的。遗憾的是。

先不说宋神宗是不是一个贤王。就说他提名《资治通鉴》为司马光史书吧。我不认为他是一个明智的国王。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我们的不足,给我们足够的警示。统治者可以用它来施行仁政而不用暴力,人们可以用它来保持身心放松。记得一位历史老师说过,“真正了解历史的人绝对是聪明人”。这是真实的。人性是永恒的。几千年的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令人眼花缭乱。当你剥茧抽丝时,蓦然回首,真相就在历史之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283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