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旅程》读后感500字
读完《心灵之旅》后的感想
最近读了傅培荣老师的《灵魂之旅》,我还是很同意傅老师所说的:人类是由“身、心、灵”组成的整体。我们可以用马车代表身体,用车夫代表心灵,用车主代表精神。也可以用果树的树干代表身体,用花朵代表心灵,用果实代表精神。
我想人既然分三个层次,那么必然有三个需求。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类型。我认为第一生理需求和第二安全需求都是身体需求。只有满足这两种需要,人类才能生存。第三个需要是爱和归属感,第四个需要是尊重。第五个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心灵的需要。人类是群体动物,需要归属感,人类是情感动物,需要爱与被爱。人们也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些都是身体和心灵的需要。
付佩蓉老师说:“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会产生一种无聊感、疲倦感、空虚感、无意义感。这个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开始寻求别的东西,也就是具有“意义”的东西。 ”。此时需要的不再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一种“质”的要求,希望生活能够有机会得到改善。这种要求就是精神所展现出来的力量。
图像
马斯洛去世前一年提出“Z理论”:自我超越。他说:“如果没有超然、超个人的层面,我们就会生病,变得残忍、空虚或绝望、冷漠。”由此可见,人除了肉体和精神的需求外,还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荣格说:“有些人身体健康,头脑正常,但他们并不快乐!”荣格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科医生,请他治疗病人的人大多是上流社会有地位、有权力、有知识的人。积累了几十年的救治病人的经验,这是他总结出来的。可见,一个人想要幸福,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和正常的心灵,还需要第三个条件,那就是精神。
所以我认为人们有三个主要需求。物质需求可以说是低层次的需求。普通生物需要它们。植物也需要阳光、雨水和露水!内心的需求可以是中等需求,因为有些动物也需要爱和归属感。精神的需要是一种更高的需要,因为只有人才有这个需要,也只有这个需要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很优越却变得抑郁。
成长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为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身、心、灵全面成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38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