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马《基督山伯爵》读后感500字
读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后的感想
苦难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份小恩小惠,也让我们看清丑陋,加深怨恨。
唐太斯前半段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两座城市的故事》中的马内特博士。他们也深受那个灰色时代黑暗势力的影响。遭受沉重打击的马内特重新找回了生活在爱与善良之间的信心和动力,最终得到了幸福的结局。
唐泰斯的形象可能更亲民一些(虽然我更喜欢狄更辛)。他敢爱敢恨,有实力,但不圆滑,也不阿谀奉承。他是典型的90后,“他对待每个人……每个人都对他有好感,因为他很快乐”。但当暴风雨袭来时,他热情而纯真,却不准备揭开人性的面纱。因此,在入狱的最初几年,他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却没有深入探究和思考这一切的前因后果。但他毕竟还是上帝的最爱。在给他的人生描绘黑暗的同时,上帝也给了他一把画笔,让他可以自由地勾画自己的人生。这一切的痛苦,只是让他的心硬起来,身体挨饿,让他能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继续修炼。性格冷静、镇定。
唐太斯的第一位摆渡人——法利亚神父,他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也是爱与仁慈的完美呈现。他可以算是加强版的马内特,哈哈。在唐太斯艰难的岁月里,是他带领唐太斯走上了智慧的康庄大道,体验了知识的力量,用一生诠释了所谓的“等待”和“希望”。即使遭遇意外的命运,他仍然能够热爱生命、热爱知识、热爱他人;当他有机会逃脱时,他不忍心践踏别人的生命,所以他选择让自己的努力白费,同时放弃了自由的权利,加入了费尔南德。Tanglar是一个尖锐的反射。在痛苦之中,他不埋怨别人,仍然为别人着想。他竟然还有如此高尚的感情,着实让我泪流满面。有了这样的人生导师,唐泰斯就能转身成为集智慧与财富于一身的基督山伯爵,迈出复仇的第一步。
唐太斯的第二个摆渡人——莫雷尔家族。都说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比锦上添花重要得多,但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选择明智地保护自己,不想陷入浑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受苦。其他人则冷眼旁观。作为当时备受鄙视的商人,老莫雷尔坚守着自己的道德感,为唐太斯家族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最重要的是,他的爱和善良治愈了唐泰斯内心的裂痕,让他看到了希望和人性的美好。但唐泰斯完成复仇计划后,内心充满的却是一种空虚感,所谓“无敌是多么孤独”。拯救莫雷尔的幸福可能是他通过上帝之手完成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也是他抛开仇恨、追求幸福的第一步。
总体来说,美人有奖,恶人有罚,人物形象丰满,故事跌宕起伏,非常有意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73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