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伊索寓言》读后感650字

《伊索寓言》读后感650字

《伊索寓言》你应该不陌生。小学课本上的《乌鸦喝水》《农夫与蛇》等简单的寓言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它从未出现在我的阅读清单上。梁道士对《一千零一夜》的介绍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只是一本儿童读物,能与世界经典相媲美吗?道士说:“我们永远记住中学、大学的老师,不会记住幼儿园的老师,他们的影响处于最低意识层面,而且影响深远。” 《E》作为儿童的经典,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具有寓意和破坏力。于是我买了它,读了所有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小故事。

伊索寓言存在吗?没关系。重点是他对希腊人和西方世界的意义。伊索自己的故事是一个奴隶依靠智慧一步步往上爬,最后翻身的故事。它不仅在普通老百姓中流行,而且在上层知识分子和权贵富豪中也流行,因为在阶级分明的社会里,贵族之上有贵族,官员之上有高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所以大家可以认同底层伊索的故事。

同样的文本,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读者眼中,会有不同的解读。 《E》里似乎有很多章节宣扬奴隶道德,里面的动物都屈服于暴力、强权和专制,但实际上当时的希腊人是想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人是理性动物”,这就引出了“人是政治动物”。如果说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政治,那么这个政治就不是动物所遵循的权力和暴力,而是一个公正的社会。人所追求的是有理有据、信服人。当人们读到寓言中那些听话而暴力的动物时,他们会提醒自己,人和动物是不同的,都是理性的。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

或许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太过理想化和天真,因为在现实中,人类根本配不上这个称号。它们比动物还不如,不能吃虎毒。在据说比过去几十万年更加文明的今天,我们周围的人们仍然不断听到他们的后代死亡的消息。或许这真的是“人之所以为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99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