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彷徨》读后感600字

读完《流浪》后的感想

读一本精彩的书,可能会让你落泪,可能会受益匪浅,可能会让你感触很深。读了《流浪》这本书后,我无知的头脑逐渐认识到一个道理,这对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流浪》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裂时期。 《流浪》表达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为自己的不幸而悲痛,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的关注。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沉、忧郁、愤慨的复杂心情。 《流浪》讲述了《祝福》、《餐厅里》、《幸福一家人》等共11篇小说。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是《祝福》,是鲁迅老师于1924年2月16日写的。《祝福》的主角是祥林嫂。鲁迅老师用细致的描写表达了我国农村人的真实面貌。祥林姐是一位农村职业妇女。作者用叙事的方式描述了她的一生。

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是一位饱受封建社会压榨的贫困妇女。丈夫死后,婆婆背叛了她,她逃到鲁四老爷子家里当佣人。她受到鄙视和虐待,后来还被强奸。婆婆抢劫了她,抢走了她打工挣的钱,还把她卖给了何家出嫁。何老六也是个农民。后来祥林嫂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阿毛。但好景不长,何老六因病去世。没过多久,阿毛就被狼吃掉了。由于多方面的打击,祥林嫂变得心烦意乱、惊慌失措。后来,她去了鲁四先生家,人们却说再婚是“罪过”,要她捐出门槛“赎罪”。她捐出门槛后,人们仍然歧视她。最终她苦苦哀求,惨死街头。作者用“雪花漫天飞”来渲染悲伤的气氛。

其中一个问题让我思考:这个片段明明是讲祥林嫂的一生的,为什么不叫《祥林嫂的一生》,而叫《祝福》呢?我想福气可能是祥林嫂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她的命运却是不公平的。所以祝福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痛苦。 《祝福》这个片段让我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封建社会杀害了许多无辜的人,把善良的人变成了残忍的人。祥林嫂惨死街头,却无人同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祥林嫂的故事看似平凡,却讲述了那个时期千千万万职业女性的真实生活状况。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鲁迅老师写《祥林嫂的故事》,是为了反映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露封建礼教的食人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寻求真理的路还很长,但我不屈的意志将不遗余力地追求和探索。”这句话表现了鲁迅老师的坚韧和毅力,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彻底、毫不妥协的反对。

这本书为我的人生道路铺平了一块石头,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正义的精神。也让我更加坚信社会主义的伟大和美好,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之努力奋斗。以及风险决心和信心。

《开书有益》——,书里充满道香,笔直平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387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