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读后感800字
读《西游记》中的《三打骨魔》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据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我看了很多遍,却百看不厌。因为我太喜欢孙悟空了。小时候看到孙悟空,他会变成一只蜜蜂。每当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蜜蜂时,我都会指着蜜蜂大喊:猴子变成了猴子。现在暑假结束了,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老师建议我们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古典名著的原著。读着神鬼故事,与电视上看过的情节一比,精彩的故事跃然纸上,把我带进了神奇的神魔世界。
读《尸妖唐三藏》(白骨妖三斗)时,我感触很深。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看着唐僧一次次冤枉孙悟空,我心急如焚,捶胸顿足,气愤不已。我恨不得飞进电视里见证孙悟空。现在重读原文,心情更加平静、深思。就像我们的老师和爸爸教我们的那样,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想想如果你是唐僧你会怎么做。
白骨魔喜欢吃人,因为它是怪物。故事中,骨魔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怪物,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为了吃唐僧肉长生不死,他化身为村姑、女人和白发老人。他们都是迷惑唐僧的“弱者”。但无论他如何改变,都无法掩饰他那颗想吃人的邪恶之心。它的邪恶就在于利用唐僧的善良来博取同情,利用师徒之间的矛盾来挑拨离间。这使得唐僧一次次误会悟空,并将他逐出师门。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我就觉得白骨魔好可恶,我很恨他。现在读原文,才发现作者眼中的“怪物”是没有道德、没有情感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绑架、做各种坏事。事实上,古今社会中,像“白骨妖”这样的“怪物”还有很多。比如说,现在社会不都是媒体报道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骗子吗?他们的伪装能力不亚于白骨恶魔。他们耍花招,博取同情,搞诈骗,欺骗了很多人。有的人钱财被骗,有的甚至被“骗”出了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孙悟空一样,擦亮自己的眼睛,识别生活中那些白骨精般的骗子。千万不要因为那些“假装”的骗子太过善良而同情他们,更不要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落入骗子的圈套。让自己像傻子唐僧一样被欺骗吧。
《骨魔三战》中,孙悟空当然是主角。因为是他三度击杀了变异怪物。他之所以能够不顾师父的反对和师弟的劝阻,毅然击杀怪物,就是因为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事实上,他善于观察,能够看清怪物的真面目。在他眼中,无论怪物多么善变,都无处可躲。他宁愿忍受“紧缩咒”的折磨,也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根除。无论师父和师弟们如何责怪、委屈他,他只想要一个结果——杀死怪物。从结果来看,也还不错。虽然被误会了,但至少唐僧是安全的,他站稳了。我怎么会不喜欢孙悟空,他恨恶如仇,充满正义呢?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和分析,骗子就无处可藏;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正义,惩恶扬善,坏人就无处可藏。
唐僧的仁慈之心、菩萨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在《西游记》中,唐僧可谓完美的“活菩萨”。扫地可能会伤害蚂蚁的生命,但要珍惜飞蛾和纱灯。他怎么能容忍自己的爱徒三度将“老弱妇孺”打死呢?所以,悟空“顾人命”时,宁愿分开师徒,也不愿原谅他的“杀罪”。起初我对他很生气,认为他愚蠢且居心不良。但读完原文后,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生为人,是因为我们有爱和慈悲。唐僧只是保持着做人的初心。
读《西游记》中的“尸妖唐三藏三戏”,启发了我很多思考。作为人类,我们一定是唐僧和孙悟空的结合体。我们不仅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还要明辨是非、惩恶扬善。读《西游记》,我一边读一边思考。除了读到精彩的故事情节,我还明白了很多道理。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