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文豪武将辛弃疾》读后感800字

力争抗金复兴宋—— 读完《文武将辛弃疾》后的感想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文武将辛弃疾》。主要写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详细描述了辛弃疾的性格,他勇敢、足智多谋,但却受到皇帝的唾弃,不受宰相的重视。他本是一位勇猛能干的武将,却被贬,在家赋诗。但他依然心系百姓,依然想去战场抗金。本书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李东华。多次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第十届寺庄崇文文学奖。

辛弃疾反抗金国的部分原因是他的祖父带来的。辛弃疾的祖父从小就教导辛弃疾刻苦读书、习武。长大后,他将收复金国占领的领土。因此,辛弃疾很早就立下了对抗金国的野心。辛弃疾两次前往燕京参加考试,实际上是借机考察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为今后的起义做好充分的准备。辛弃疾22岁时,投靠了部下20万余人的首领耿精。耿精只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辛弃疾还是愿意这么做。其间,他曾单枪匹马抓奸,受到宋高宗召见,并授“按察少保”的官衔。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当辛弃疾归来时,意外的消息传来,耿精被部下张国安杀了,张国安也投敌了,于是辛弃疾率领五十人勇敢冲入敌军五万人的阵营,从容生擒了叛徒。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甚至煽动叛乱,数万人起义,犹如神话一般,让人无法相信。此后,辛弃疾居高临下,写出了《美琴十论》和《九论》,但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但于允文仍然识人,善于用人。干道八年春,任命辛弃疾为滁州刺史。让他建设滁州。

辛弃疾初到滁州时,这里还是一个人人鄙视的野蛮地方。辛弃疾用他的进取精神、他对人民的热爱、他的聪明才智,使滁州逐渐复兴:从满地的砖瓦瓦砾,到遍地饿死、无钱埋葬的百姓尸体。躺在街上后,我现在可以悠闲地站在枕头地板上,看到街道整洁,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都精神抖擞,远远望去一片祥和的景象。

皇帝难免对有能力的大臣有些怀疑,就像辛弃疾一样,他每隔一两年就换一次官,因为他做的事情太多了:建设滁州、平定茶商起义、请愿为人民、各乡社组建飞虎军、龙兴饥荒政府救助灾民等等,无论是谁,都不得不提防辛弃疾。但没过多久,辛弃疾就被弹劾并被罢官。事实上,辛弃疾对于他的被罢免早有预感。他在江南忻州买了一块地,盖了房子,取名“岱湖”。他在那里呆了十年。这十年来,朝廷似乎已经忘记了他,再也没有使用过他。大多数人肯定会满腹牢骚,沉迷于喝酒、娱乐之中。但辛弃疾不同。如果他去前线作战,他会是一名好士兵和指挥官;一代伟大诗人。

在忻州生活的十年间,他非常勤奋,吃苦耐劳。他买了近万本书并阅读。我们看辛弃疾的诗歌,就会发现他善于运用典故,他总是能从指尖拾取许多典故。后来,辛弃疾在潜山县与上饶交界处的七四渡旁修建了新的住宅。除了沉迷于山水、读书、创作之外,辛弃疾平日里还和朋友们一起唱歌、唱歌。他最有名的闲暇时与朋友的聚会是他在鹅湖与陈亮的会面。绍熙三年,闲置了十年的辛弃疾没想到,他又被朝廷所记念,被任命为福建刺史。辛弃疾今年已经53岁了。辛弃疾在福建做官时,他的好友朱熹隐居福建武夷山。他多次拜访朱熹。他们性格迥异,因有着共同的抗金复国理念而成为好朋友。然而,辛弃疾高兴不久,又被罢官。这次闲置了八年。算上上次的十年,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被朝廷使用了。这八年里,辛弃疾终日读书写诗,一如十年闲居之时。嘉泰三年夏天,正当辛弃疾沉浸在山水诗词之中时,突然接到朝廷的命令,出任绍兴太守、浙东安抚使。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仍坚持担任该职务。就在辛弃疾充分了解浙东局势后,这一年正月,皇帝突然召见辛弃疾。皇帝任命他为宝墨阁尚书,还赐他晋升神父的空衔,为辛弃疾保佑。浙东奶嘴官职被撤职。几经周折,他回到了江西潜山。随着宋兵撤退,68岁的辛弃疾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但复兴宋朝的愿望却屡屡受挫。他别无选择,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为后人保存了600多首诗。他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也激励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5840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