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给爸爸妈妈点赞读后感选录70条-经典语录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给爸爸妈妈点赞》,这本书的作者是段立欣,我读过段立欣阿姨的很多书,如《种太阳》《童话大王》《有个小孩叫曹操》等,都非常的喜欢,而且受到很多教育。

这本书讲述了贾维尼因为不了解爸爸、妈妈而处处与父母做对,看到爸爸妈妈做的一件件事后,才知道自己拥有着最了不起的爸爸妈妈。

我最喜欢、最受启发的故事是《山顶上的小学校》。贾维尼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寨子,维尼纳闷儿,爸爸妈妈怎么找到这里的。但是,这里的人们看到爸爸妈妈简直是欣喜若狂。就在他们顶着太阳,汗流浃背地终于爬到山顶的时候,维尼被眼前简陋的学校震撼了。这时从一个教室出来一个女老师,又惊又喜地抱住妈妈。原来这个马然姐姐因为家里的原因没有学费就读在大学里,妈妈得知后,是妈妈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了马然姐姐。维尼走进这塞满桌椅的教室,发现墙上贴着一张小小的证书,上面写着:“希望爱心小学捐赠人……”他大吃一惊,竟然有妈妈的名字。天呢,这么大的事儿,为什么从没听她提起过呢?心中的妈妈是一个喜欢抢超市打折商品,为了5块钱也能跟小贩砍半个小时的妈妈。今天维尼第一次觉得,妈妈竟这么伟大,作为她的孩子竟这么的光荣。

看完这本书,我眼前浮现出帮妈妈整理物件时发现的为四川汶川地震捐献的一千元的银行票据。学校每年都为山里的孩子捐赠棉衣,妈妈都是拿好新的衣服,我问妈妈为什么不拿旧的呢?妈妈说山里的孩子缺的是新的衣物,旧的和他们身上的一样还给他们就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我善良的妈妈,我要说的是,我要给我的爸爸妈妈点个大大的赞!长大后我也要做这样的人!

假期,我读了《给爸爸妈妈点赞》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故事都流露着父母对孩子的浓浓爱意,让我感动,也给我很多启迪。其中有一篇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名将要上中学的孩子,他叫贾维尼,是一个网虫,他非常喜欢在网上打游戏。一天,贾维尼和他的'爸爸妈妈去奶奶家,准备给奶奶过生日。那天奶奶家来了许多的亲戚,贾维尼觉得人多吵吵闹闹太烦人了,于是走到叔叔的小卧室里,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连吃饭都是妈妈硬从电脑前揪了起来才肯罢休。吃饭时贾维尼也心不在焉,他没有向奶奶道声生日快乐,就连奶奶问他话,他也没认真回答。吃过饭后,爸爸拿出相机想要照全家幅,左照一张右照一张怎么也照不好。贾维尼有些不耐烦了,大声地说:“快点,我还有事呢!”……这些举动让贾维尼的父母很生气,我也觉得贾维尼的做法实在过分!

在我们的村子里也有一个小男孩,跟书中的主人公一样非常喜爱打游戏。记得有一天,他和一些朋友们在他家里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姥姥来叫他吃饭,他却大声地对姥姥说:“我正忙着呢,不吃了,不用你管我,你自己吃吧!”他的姥姥很生气,当时就犯了心脏病,住进了医院。

有时我在想,这些网虫们为什么那么大的瘾呢,可以不吃饭,可以和家人抗争,可以忘乎所以。他们迷恋游戏荒废了学业,淡漠了家人,忘记了感恩,他们真是不可救药令人痛心。痴迷于某种嗜好,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学业,也会冷漠了我们的亲朋,更扭曲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学的年纪,却荒废时间,那么留给青春的无疑是刻骨的遗憾和悔恨。

我不会做个网虫,我要做个书虫,徜徉书海,努力学习,将来要给为我辛勤付出的爸爸妈妈争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国家栋梁之才。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1

最近学了《乌塔》一课后,我深有触感。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小女孩独自游历欧洲,在罗马的的小青年旅馆里认识了汪晓洁的事。、

小女孩乌塔对王晓洁说:“我叫乌塔,已经十四岁了,是德国人,住在汉堡。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村,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去了希腊。”

中国的父母一定会忍不住惊讶的问:“啊!你一个人吗?你的父母不担心你吗?”

乌塔回答说:“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线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到危险是请求帮助。在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你一定会想,这小的孩子独自旅行,旅费肯定是家里人给的吧。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就连旅费也是乌塔一点一点赞的。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乌塔小小年纪却如此自立,反观中国孩子,我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学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他却因不会洗衣服、叠被子……

我想对中国的父母说:请为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2

古人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我们学了《詹天佑》这篇课文,令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詹天佑——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所设计的“人”字形火车线路和各种隧道的开凿方法是那么的巧妙,令世人惊讶,到现在还有不少国家在使用这种方法。他在12岁去美国留学,长大考入著名的耶鲁大学,作为一名高才生毕业,吸取到国外丰富的经验,充分掌握到了建设铁路的知识和技能。他设计出这样巧妙的`线路和开凿方法还是靠他的知识储备。而他的知识储备,就是靠以前勤奋的积累,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地付出所获得的。詹天佑就种下了一颗勤奋的种子,收获了知识经验。其实不光是设计铁路线路需要付出,需要知识的储备,无论想做好叫什么都应该这样做。

有努力才有收获,可不是吗?我也种过这样的“勤奋瓜”,收获过这样的“知识果”。平时,我认真学习,经常检查自己哪里有学习漏洞赶紧补上;考试前,我仔细复习,检查自己学习成果,确保知识点都掌握了,所以在考试的时候,答案就像写在试卷上一样,看一眼题我就能反映上答案,所以每次考试都能得到高分。

其实这种经历并不只有我才有,每个人都有过,在体育比赛前认真训练锻炼,能得到好成绩;在做作业前认真回忆课上所讲的内容,复习课文能做出好作业;在上课前认真预习,查资料,上课效果能提高……这不都是吗?这么多的事实都能证明,有努力就能有收获。

我要时时刻刻想起《詹天佑》带给我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3

我拥有一个平常的家庭,每天过着平凡的日子,爸爸妈妈辛勤工作回来得很晚还要督促我完成作业和照顾我生活。不过,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难忘的一刻》,让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爱。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女孩回忆曾经让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沛沛学校里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妈妈同意她可以到同学家里玩一会儿,然后在约定时间到小区大门等她。那天中午,她兴冲冲的到同学家里,玩得乐不思蜀了。过了一会儿,她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离开了同学家,走到小区大门口,却到处找不到妈妈。等了一会儿,突然瞧见了妈妈的身影:只见妈妈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奔走,脸色苍白,泪流满面。她赶紧向她大喊。就在这一刻,妈妈也看见了她:“沛沛,我找不到你,都快急死了!妈妈把你们老师、同学、家长都问了个遍,差点就报警了。”她抬眼看看旁边的大钟,哎呀,已经到了十二点了。她居然晚到了半个小时!沛沛的心里充满了内疚,泪水也禁不住溢满了眼眶。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联想到我自己平时对爸爸妈妈的话总是不太上心,很多时候有点唠叨。而现在我却感受到了他们满满的爱,不再觉得他们啰嗦了,感觉到的都是他们的关怀。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4

我喜欢阿狸,那只单纯的小狐狸,尤其喜欢《阿狸·永远站》。看着小狐狸去寻找、去追问永远在哪里,他听到了每个人对永远的理解、每个人对永远站的诉说,却更不知道永远在哪儿。最终,他得出了结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永远,却不知道永远站到底在哪里。永远是不可能到达的,是不存在的!”。但他回家后,妈妈对他说“我永远爱你啊!”

永远究竟是什么呢?永远又在哪里?我一遍遍问自己。一直很喜欢一句话,“逝去的东西往往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也许只有失去的才是真正的永远,我们拥有的往往会失去,我们没有的可能会得到,才是永远。尤其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思念,渴望有一天能够梦到小时候的自己,重温儿时的美好……

人们渴求着永恒赋予的美好,畏惧着时间带来的衰老。 可是,永远只是,比时间多了一秒。物质往往是有期限的,但我相信感情,尤其是亲情是没有期限的,特别是父母之爱,它没有条件、没有期限、不求回报。珍惜并回报,给现在、未来的自己一份温暖。

把握已经拥有的,努力得到想要得到的,即使思念也不去懊悔已失去的,现在是最美的、最永久的,因为我们珍惜。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5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长跑,从长跑中我们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

你别小看了开始起跑的那一两圈,别以为那是多么轻松、舒坦,它关系着你以后的跑速,这正如我们小时侯养成的习惯,好的,将来终生受益,坏的,必然抱憾终生。

中间的那几圈,有点吃力了。脚上像灌了铅似的,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望望前面还有那么几圈,此时,在你后面的人渐渐追了上来,或者超越了你,这正如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许多人不堪一击,一头躲进了“避风港”,躲进了“蜗牛壳”,不理世事,难怪有人会说:“我活得太累了……”从此,他们原谅了自己,不再拼搏,不再奋斗,可他们却殊不知,从此,生活抛弃了他们,幸福之神也不见光顾。

最难熬,最辛苦的要数人生的最后几圈,也就是冲刺的那几圈。那时,人的题宁以超越了极限,唯一支持他们得知有必胜的信念。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松懈下来,而且,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惊人的毅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全国人民的骄傲!

再回过头来,看看小说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进,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最后终于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篇6

快放暑假的时候,学校布置了读好书征文活动,我到寿昌新华书店买了《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日记体儿童小说,记录了意大利学生安利柯在四年级期间的五十多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生动感人,其中《爸爸的老师》让我记忆犹新。

故事说的是安利柯爸爸带他去看望爸爸小时候教他的老师,这可是一个不一般的老师,今年已经八十四岁了,整整做了六十年的小学老师,刚刚被教育部授予了一枚教育勋章。他就是克洛塞谛老师。

克洛塞谛老师还清楚的记得爸爸是勃蒂尼技师的儿子,还保存着爸爸四十年前的成绩单,还清楚地记得爸爸小时候的恶作剧,不过老人对爸爸的评价是那么的衷恳“当然,不过相比起来,你还是个听话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的多。”这是个多么称职的老师呀!所以,这次爸爸带安利柯来看望自己四十年前的小学老师。

在老人的家里,安利柯仔细地打量:粗糙的墙壁,简陋的床铺,以及桌上的一些面包。他和爸爸都有些意外,爸爸显得有些难过,可是老师却表现的很满足,还高兴地和爸爸聊着以前的事情。这是一个获得教育部教育勋章的老师吗?

这就是爸爸的老师,以前的老师,现在的老师,更是以后的老师,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9468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