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对联
  3. 春联大全

五年级趣味语文--有趣的春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非常隆重,有许多传统文化在春节得以体现,如,《腊八歌》中唱到的,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了过年整整准备一个月,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张罗准备中,才更有年味,其中“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对联的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二、对联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海有一座山,叫度朔山,山上住着两位神将,一个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山上长着一棵大桃树,覆盖有三千里呢!再说桃树梢上蹲着一只金鸡,每当清晨打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妖怪,必须经过桃树赶回巢穴。于是玉帝就派这两位神将在桃树下把守,如果妖怪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这就是与《黄帝内经》、《周易》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百科全书——《山海经》里面的故事。

后来,天下的妖怪都害怕“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趋利避邪。再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三、对联的规则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有“铁齿铜牙”的美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游玩,休息时,乾隆皇帝看见桌上有两小碟豆子,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看见一小瓶油,便答:一瓯油。乾隆皇帝见难不住纪晓岚,又说:我念的是: 林中两蝶斗。纪晓岚道:我念的是: 水上一鸥游。乾隆皇帝又出上联:林间两蝶斗。纪晓岚又答:水上一鸥游。乾隆开心大笑,就这样,他们在游玩过程中以对对联为乐,充满了情趣。

四、小练习

日--( )跳--( )花--( ) 酒--( )

落日--( )跳舞--( )红花--( )

饮酒--( )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chunliandaquan/show-3129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