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对联
  3. 经典对联

对联一定要讲究平仄吗?

这个怎么说呢,拿打乒乓球举个例子吧,小区水泥台有水泥台的玩法,奥运会有奥运会的规则。从水泥台到奥运赛场规则会越来越严格越正式,但其间有巨大的弹性空间可以让参与者自由发挥,你可以选你能适应的严格程度参与,尽兴即可(这年头对联能有几个人真正关注,你愿意参与又能体会到其中乐趣,这就不错了)。你不能跟小区水泥台大爷说你的服装颜色不合格、发球没拋、器材违规……同理奥运会上你如果发球,先在台子上嘀嗒一下再拿拍子打过去也是笑话。

但无论在哪种规格的场合,最好还是能了解正规的规则是怎么样的,你可以发球不拋,但你心里要明白我这是不正规的。随着水平的提高参与者大多会越来越严的要求自己,这项活动的水平也就提高 了。要求越高的场合肯定水平越高,参与其中你能有更好的体验与更多的收获。

回到问题中,既然都是考试了最好还是讲点规则,不然你想象一样你们学校扯横幅举办“XXX学校乒乓大赛”,结果参赛选手连一个正规发球的都没有,是不是也很说不过去。

对联为什么讲平仄,简言之就是读起来节奏感好韵律和谐,有声韵上的美感,不讲的话这方面会缺失一些。怎么看对联的平仄,以下意见供参考。

看出句,因为对联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就是一个人出句,一个对句,如果出句(不一定是上联,也可以是出下联对上联)平仄比较考究,那对句也得跟上,如果出句就是普通的散句,对句也不用严格要求。

看句子形式,如果句子很明显就是律句或者是类似律句的句子,用这种句子应尽量严格遵守平仄要求。比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日卖杏花”即使没读过原诗也会觉得明日的“日“读起来很别扭,就像七人一排就一个穿的衣服跟大家不同一样。

看场合,非严肃场合可以自由点,比如乡村小土地庙:

种几亩保佑几亩;有几家照顾几家。

田家地头,这种语气倒显得亲切,大部分人见了都会一笑了之 ,你仿佛看见两个白背心凉拖鞋大爷在旁边红砖当网的水泥台上挥汗如雨,不会细究其中的规则问题。

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古迹名胜国家机关大门上、正式考试、国家电视台开课讲对联等等还是要严格要求,出错就丢人了。我小时候看故宫等地方的对联,当时看不懂(其实现在也看不懂,汗),僻字僻典太多,但就感觉非常有气势而且还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的气势,是那种不动声色的气势,都不懂意思,这种气势怎么来的,我觉得大部分是严守平仄带来的声韵铿锵所致,这就是平仄的威力。

PS很多景区大门对联上下联倒腾不清的多了去了,就不说平仄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ilian/jingdianduilian/show-3183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