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博物馆感言
昨天家长和孩子们参观了中国园林博物馆,求写家长观后感
昨天去了中国园林博物馆,第一感觉就是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好厉害,把一棵棵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花草树木拼凑出那么美的图案、造型。
被他们的创意所深深折服,也被他们的哪些奇思妙想所吸引,同时对中国的文化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看来这一趟去还是值得的,不仅对自己好处多多,同时对孩子也有启发作用,让孩子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或许对他以后的成长以及对待语文这一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也能诱导孩子的思维,让其更活跃,在以后面对困难时,能让他多角度,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去解决困难,避免束手就缚的尴尬。
去了关中民俗博物馆后的感想
有着“地上兵马俑”之称的民俗艺术博物馆占地500亩,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规划建设了包括古镇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等各具特色的功能区。
主要建设有40院迁复建明清古民居、文物库房、戏楼和民俗展览馆等。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已收集、抢救保护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民艺、民风、民情的历史风貌。
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8600多根精美的栓马桩最引人注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石刻艺术宝库,代表着中国历史民间文化与美的化身,是中国北方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北京园博园感受 急
金秋飒爽,我们迎着凉爽的秋风,坐车前往向往已久的社会大课堂——丰台园博园。
早在中考前做各城区模拟试题的时候我就听说过园博园了,那综合性学习把园博园描述得跟仙境一般,这更增加了我的期待程度。
进入园博园,第一个要参观的当然是主馆了,进了馆门,我的眼已经看不过来了,在那里,展示了国内外的先进造园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等、我还看到了各类园林艺术的作品以及奇石、插花、盆景艺术等。
走到天花板最高的位置,那里就是主馆的中心,它以几十米跨度的展厅为源起,螺旋状的生长、传播、交叉、辐射,最终融合于园区的绿色景观之中。
主馆设计创意之新颖、展示园林艺术之齐全令我赞叹。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中国园林博物馆,可以从名字判断出:它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汇聚的肯定是园博园之精华。
它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
通过室内的一些介绍以及投影,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园林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辉煌的成就。
它简直就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园林魅力的园林文化中心
通过参观,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古代的园林艺术不断发展,而现在的园林艺术不仅是自然美的体现,更是人文内涵与历史变迁的体现。
中国在园林方面的成就我不禁拍手叫绝,激动无法言表。
身为一个北京人哪能不去北京园
由于北京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北京园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格。
可以这么说,它是北方园林的代表,更是皇家园林的代表。
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名园荟萃,锦集式园林。
那里有山有水,使园林建筑与山水地形完美结合;在各组建筑群之间则用土堆起自然起伏的土丘加以分隔,使其形成不互相干扰而又协调一致。
可以说,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乾隆时期,北京园林发展到了极致,它的园林之大、时间之久、艺术水平之高为历史之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自白居易的诗句引领我们来到了江南园。
江南水乡,以水景为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园区。
它模拟和再现了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
水网纵横,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形成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风格各异的石桥飞跨溪上,水街两侧传统建筑布局密集。
江南园个性鲜明,小巧别致、色彩朴素,山水、花木淡雅,建筑小巧别致。
全园以水面居中,十分美丽。
通过历时一天的游览,我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大派系的园林特征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也使我从园林的方面认识到了中国的伟大。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观后感2000字
“五一”节放假,到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览 一进安阳地盘走在了人民大,由东向西刚行不远,路北一座气势恢宏新型的建筑跃入我的眼帘,它金碧辉煌,远远地看去像是很开阔的一片大地上铺满了金子,光芒四射。
随即喝令停车,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
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我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我们一行四人随即下车,漫步走到博物馆的正前方。
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很像是人们在赶庙会。
我拿出手机对准最前面的地面上的牌子进行拍照。
牌子的名字是由江泽题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牌子的前面地面上摆满了鲜花,簇拥着牌匾,更显得牌匾的靓丽、醒目。
抬眼望去,匾牌的两侧有两只金黄色的甲骨型的玄鸟。
后面屹立着高大的字坊。
字坊高
【第18句】:8米,宽10米,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
字坊之后是通向展馆前的既开阔又整洁的广场。
广场两旁是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由中国文物学会青铜修复委员会委员、殷商青铜工艺研究所所长兼总工赵乾民制作的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这批甲骨文精品大都来自《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最大尺寸高达
【第1句】:4米、宽0.9米,总重量3吨,青铜甲骨片背面则为这些甲骨卜辞的释义。
同时,28片向上天卜问吉凶祸福的甲骨片又代表着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密切相连,是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由字坊再向前走,通过中间整洁的广场,上博物馆的台阶。
台阶上有许多个大柱子,我们一行手拉手,三个人还抱不住。
红色底面上绘有黑色图案,看上去非常壮观、气势磅礴。
之后我们进入博物馆内。
环顾大厅四周,是四块巨大的白色浮雕,大气磅礴。
大厅顶部采用穹庐顶的样式。
北面的浮雕介绍的是中国文字发展简史,南面的则是一片甲骨惊天下,东面的是中国书法简史,西面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我们乘电梯到二楼,开始细细地参观并品味着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文字的全过程,不觉已是三个多小时,大饱了眼福。
再看看表,已是下午一点多,肠胃已经多次报警了。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到餐馆安抚肠胃去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
它荟萃了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这对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将对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传承和保护、研究和发扬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次的参观,增长了很多知识。
中国的文字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这里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先祖们的智慧。
中国文字所独具有的魅力会使这座气势恢宏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对中国以至于全世界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会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嘉定博物馆写我的感想怎么写
今天有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感受颇深。
刚一进园,就看见一些关于荷文化的宣传标语,只见池水荡漾,喷泉美妙绝伦,荷影风姿绰约,游人恋恋忘返,心里暗想:“圆明园遗址“难道就是这些吗啊
且往前再看看吧,无非又是一些池水荷塘,亭台楼阁,一边拍照,一边暗里怀疑,这难道就是所谓遗址
沿着亭台楼阁一直往前,看到了十二生肖兽首博物馆,难免想到了成龙主演的《十二生肖》中的国际文物贩子劳伦斯。
迄今为止,兽首中的六个已经回到中国,它们是:牛首、猴首、虎首、猪首、羊首和马首铜像,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与兔首被法国人收藏;龙首、蛇首、鸡首、狗首则下落不明。
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气愤,我们中国的文物不能展览在自己的国都里,却要被一些不法分子拍卖,收藏,心里很是悲痛。
凭什么我们的东西你们要拍卖,你们要收藏呢
坐着观光车来终于来到了圆明园遗址景区,断壁残垣赫然显现在眼前,刚进园时的疑虑一扫而空,心里只剩下震撼与愤怒:那一座座残缺不全的石碑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苦难;那幸存的石狮怒睁的双眼似乎正在仇视着践踏这里的侵略者;那一片片瓦砾与石块似乎在告诉人们当时八国联军是怎样贪婪的掠夺······歹毒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使108所园子中的107所木质园林所剩无几,又在大肆掠夺,火烧之后,采用轰炸的办法使得石质的园子也这般惨不忍睹,偌大的石碑从中变为两半,厚实的石墩也能辟为几块,这些惨无人寰的人啊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它曾经的不幸和遭遇。
走在断垣残壁中,体味着它的辛酸历程,感受着时空的痕迹,似乎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战乱的时代,火烧圆明园时,那近300多个苦苦挣扎的宫女和太监,当权者的不执政与寻欢作乐,不战即退的军队······“你看,咱在这里没看见一个外国人,是不是他们没脸来这里呢
”一位游人的话唤醒了我,仔细看看,今天确实没有看见一个外国人,希望真如那位游人所说,它们自知有愧,无颜前来目睹他们曾经的“战果”。
随后观看的全景模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慨叹于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这么多的园亭,皇帝不知道几个月才能游遍
”另一游人的话又让我想到了从康熙帝到同治帝奢侈的皇宫生活。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的美让人眩晕,正如所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所描述的人间仙境: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成的梦······同时圆明园又是英法等八国联军曾经罪孽的见证,它的毁灭让人心痛,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走出圆明园,我只想对我的同胞们说: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强我中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