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中国五老说感言

五十岁生日感言

今天,我整整五十周岁了。

此时此刻,我内心充满平静及祥和,安坐在电脑前,从已经走过的五十个春秋的喜怒哀乐一直想到前天到保利剧场观看的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这部戏正好与我同龄,我们俩携手度过50岁的生日。

因此,这部戏似乎是专门为我安排的,让我感慨万千。

那天的剧场气氛热烈得令我吃惊,整场演出掌声雷动。

随着大幕徐徐落下,全场观众起身,卯足了劲地把巴掌拍得山响,似乎只能用通红的手掌才能表达这部戏带给自己的感动和满足。

演员谢幕多次,观众也久久不愿离开。

我环顾四周,突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观众群惊人的一致,全都是鬓发斑白,皱纹初现,面容沧桑,表情激动的五零后和六零后们。

不愧是中央芭蕾舞团,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准到位,一招一式都唤起我们沉睡的记忆。

曾几何时,《红色娘子军》以及她的七位姐妹(八部革命样板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整个童年:一抬头,墙上贴着吴清华经典的腾空而起的剧照;一开收音机,雄壮嘹亮的歌曲立刻传入耳鼓:“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好不容易盼着操场上演场电影,也肯定是这八姐妹之一,腻得我们直想吐。

可是,随着文革的结束,她们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同一个原本天天跟你纠缠腻歪在一起,你想甩都甩不掉的儿时玩伴,有一天突然冷不丁地销声匿迹、音讯全无。

你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当中,他已经变为了你生命中的一份子,成了你难以割舍的亲密伴侣。

38年间,我们的精神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中国的、外国的、经典的、不经典的,数不清的影视剧作品兜头兜脸地向我们砸过来,令我们应接不暇,可我们却再难寻觅当初那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我相信,昨天剧场中那些眼含热泪,拼命鼓掌的同龄者们,也跟我一样,是专程前来跟久别重逢的老友相会的

小时候写作文,经常喜欢用的一个词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但其实根本没仔细琢磨过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总觉得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仿佛昨天还在腋下夹着几个马扎,跟小伙伴们一起到操场上占地方看《红色娘子军》呢。

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新鲜有趣的,岁月的流逝在我这里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直到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突然发现鼻唇沟里的一道纹,被地心引力给拽下来了,不觉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用手抹平。

第二天也照,第三天也照,后来发现它永远存在了,才猛然意识到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明白了这个事实后,我反而坦然了,仿佛卸下了一个大包袱。

我深知,宇宙间最不可抗拒的就是时间,我何必要跟大自然做斗争呢

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却偏偏去追求三十岁的美,二十岁的美,那可就真的是犯魔怔了。

既然我没有办法阻止岁月的脚步,何不以平和的心态微笑着迎接它呢

其实五十岁是女人最舒服的年龄。

第二代已经长大,第三代尚未出生,精力虽不如前,但还不至于老糊涂;体力虽有些不从心,但出去游个山玩个水的还绰绰有余;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也不必再像年轻时那样跟自己和跟别人较劲,非得争出个高低曲直来不可。

五十岁的女人可以不急不躁,从容不迫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用再去取悦讨好任何人,更不会像个乞丐似的去跟所有的人乞讨爱、肯定和关怀;五十岁的女人有资格有能力跟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呆在一起,包括朋友;喜欢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累了就躲得远远的,舒服悠然地度过每一天。

可以不用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谎,不用硬端着装出另外一个样子,抱着一种不纯洁的目的去与人交往。

五十岁的女人可以活得非常简单,非常实诚,这是我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权利。

这种权利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福分拥有的。

当你仰人鼻息,需要求别人赏你一口饭吃,需要养孩子养家庭,有很多生活负担的时候,你没有权利去做这样一个人。

我认为自己此生最成功的,是为自己赢得了这样一个相对宽松自在的生存空间,让自己可以去做一个单纯的人。

当我们心里充满了情绪性的垃圾,每天陷入抱怨、纠结中,不知道感恩、欣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的时候,我们的内在空间就会变得很小,就会不快乐、不舒服。

我和大多数五十岁的女人一样,觉得有能力尽力做到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从容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得与失、功与过,坦然面对自己和别人从前犯过的大大小小的错误。

因为我明白,没有人可以不犯错。

我也犯过甚至今天正在犯着很多让自己深夜里感到脸红的错(就在刚才,我还因为自己工作上的一个失误在QQ上跟同事道歉呢),但我觉得,只有犯过那些错儿,经历过那些事儿,遇见过那些人,你才可能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可以装得下各种各样的事、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的人。

然后你才能宠辱不惊,举重若轻,变得善良,变得宽容,变得坦诚。

生活告诉我: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和事,所以我不强求完美,甚至害怕完美。

当我不再那么卖力地去证明自己,不再要求自己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的时候,我立刻放松了很多,快乐了很多。

因为我已经懂得了,生命就像一条河流,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规则流淌着,作为一个五十岁的女人,我要做的就是安坐在一条小船上,任它载着走,尽情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不抗拒、不纠结,这样就会感觉很轻松,很自在。

只有放下了,你才有能力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各式各样的美:一朵迎风招展的小花,一个婴儿天真无邪的笑靥,一片阳光下闪亮的树叶,一句朋友随口的赞美……这些都是无声的问候,喜悦的祝福,感受到这些是做人的乐趣之一。

如果你对生活中的小事感到兴趣盎然,能够时不时地在朴实无华、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这些小小的美丽并为之感动,就说明你拥有一颗饱满的心灵,一个不老的灵魂,甭管你今天是五十岁还是八十岁。

你如果想要继续年轻下去,就要永远睁着一双新鲜的好奇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并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在其中的幸福。

做到了这一切,你就自然会过得开心、自在,自然会吸引到你想要的人来到你身边。

如果你想留住你爱的人,让他不想离开你,方法很简单,就是做他生命中的加号,不断释放出正能量,那么你就一定会为自己赢得一份简单、快乐、自由、满足的生活。

因为自己的价值是自己给的,不能把这个权利拱手让给他人。

宋丹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已经五十岁了,你还没能成为半个哲学家,那你真的白活了。

”你要成为哲学家,要了解人性,因为你已经走过了几乎一轮了,你可以没有钱,但你可以明白很多事。

对于即将到来的老年,我非常坦然,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因为我知道,老天自有它的意志在里面,我静观其变,看它怎样发生。

五老讲座心得体会作文

这是一个特殊而美好的日子,迎着清爽的晨风,我跨入了那熟悉而陌生的校园,心中感慨万分。

一切还是和原来一样,熟悉的上课铃在8点钟的时候又回荡在我的耳旁,翻开崭新的书本,又是一个漫长的学期。

开学第一天,永远是那么记忆犹新,那激动的心跳至今还未平静。

这一天,永远是美好的。

它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该向新的目标奋斗了。

看到同学和老师亲切的笑脸,心中不禁荡起阵阵涟漪。

看着陌生的书本,一股好奇从心底萌发,学习的兴趣不知怎的,比黑咖啡还浓。

这天,在学校里看不到任何不文明的行为,大家都循规蹈矩,也许是尽力维护心中那朵绚丽的花儿吧

当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时,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也更是耀眼。

开学第一天,也是酸涩的,想到自己要与愉快的假期挥手告别时,那股酸溜溜的滋味,蓦地涌上了心头。

是啊,当你肩上背起那沉重的书包,当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自由、欢乐,如同过眼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学期间,你也许会常听到表扬,可更多的还是批评。

人都是爱慕虚荣的,谁不想得到大家的认同

可越是这样,你需要付出的就越多。

每天早出晚归、挑灯夜读,也不足为奇。

最难受的就是每天要饿着肚子上课。

尽管这样,还是要认真学习,搞不好还得挨老师和家长的一顿臭训。

什么倒霉的事都出来了。

想到这一切,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开学第一天,永远是我们“世界末日”的开始

五篇摘抄及感想

【第1句】:科学泰斗——长  

【获奖名片子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人物介绍】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陈玉蓉——母爱齐天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前不久,叶海滨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就在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须全部切除,需要母亲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

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

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

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塞回碗里去。

  陈玉蓉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

7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

脂肪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

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医生说“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陈玉蓉——母爱齐天  授予陈玉蓉的颁奖词: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

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

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

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委员评语:   彭长城: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

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

  特别奖——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

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

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

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

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

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

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

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

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授予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的颁奖辞: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委员评语:  刘姝威: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涂光晋: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阎肃: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

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结婚十五年有意思的感言

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作为一个普通的我,能够走到现在也是不容易的..这么多年还没有过周年纪念.结婚时很遗憾,没有照结婚相册,(不过那时录像了,那时可没有录像的呢,我也算是头一个的,到现在还保存着)老公说过两天去拍照,留做记念,是啊,我们也应该照的,两个人,一个家庭,在婚姻之路能够生活几个十五年呢,,,,应该好好的珍惜啊...十五年的婚姻,与几十年的婚姻相比,虽然谈不上老夫老妻,也没有了婚姻当初的矜持与羞涩.虽然没有太多的亲亲我我,但也是有很多的相互体贴,相互的关心,相互的谅解,相互的包容在这个婚姻之中的...婚姻,也许有很多的哲学家都说不清楚,,,婚姻到底是什么? 都说围城中的人想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关于婚姻的描述,那得称是经典....对于我来说,对于现在的社会,也许不离婚就已经是一种幸福和幸运的了,更何况现在老公又是很宠我,很知道疼我的,更算是幸福美满的了.其实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坚持,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忍辱,更多的辛苦,,,...真正的想经营好婚姻也是很难的,我想最多的是要学会付出....在这十五年的婚姻之中,我们打过,吵过,还闹过离婚,,,,有过很多很多的辛酸,苦楚,也碰到过很多很多的波折与艰辛,彼此中伤过,揭短过,抱怨过,,,,,,可是过后呢,还是要彼此的原谅,彼此的沟通,彼此的互相鼓励,我常说一定要活出个样来,人一定要有志气,不能让人看不起,,,,就这样慢慢的走出了困境...其实结婚后,双方之间的感情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道理可讲,不要总说他(她)不讲理,想想自己有时不是也不讲理吗.家,真的就是讲情,不讲理的地方,结婚后,也不要把钱看的太重,靠自己的努力去挣取,钱够花就好,因为钱再多,百年之后,它也不是你的,你不过是替别人保管一下,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所以一定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嘛..婚姻的幸福,也是来自于无穷的容忍和互相体谅,世上没有真正完美的婚姻,在婚姻中,你可以浪漫,可以天真,可以幼稚,但那只是一时的,现实生活中,婚姻大部分都是平庸无味的...在婚姻中,要学会心肠仁慈,要孝顺双方父母,要多看他的优点,帮助改掉他的缺点和不足,自己也要不断完善自己,要有小小的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才能有个安心的人生...在婚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学会保养自己的身体,当听到跟我们年龄差不多一样的相关的亲人,朋友死去时,何尝不觉得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呢婚姻是经不起折腾,经不起折磨的,不要把它当成是发泄的工具,因为婚姻也是很懦弱的,双方要爱护,要善待对方,要经常想着你为对方,为这个家庭都做了些什么.\\\/不要猜忌,要沉着思考,要互相沟通,,还不要太多的依赖,一定要学会为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添加乐趣,要多记得一些有意义的日子,要时不时的来些拥抱,时不时的来些夸奖.....也时不时的来点挣吵,这样也增加彼此的感情的.婚姻,看起来没什么,但过起来却也是很难的,在婚姻中也会有许多的激情,和完美主义在作祟的,很多的人茫目的追求,不切实际,缺少爱心和宽容,导致了很多婚姻的破碎,,,其实人的婚姻应该是一只手牵着责任的同时,另一只手不放弃激情...

听五老报告听后七感300字

,台湾资深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阿姨来到我们天学为1-3年级学讲座。

讲座开始了,方阿姨介绍自己的绰号—花婆婆,其实,她的绰号来自她翻译的一本书----《花婆婆》, 这是一本广受大家阅读的书籍。

接着,方阿姨告诉我们如何写书,当然要来自灵感,这些灵感不仅藏在课外书中,还躲藏再影片里,书并不只是童话书,彩绘本,更得的是需要自己有灵敏的头脑,有自己的创意。

方阿姨当场向大家展示她自己动手做的书-----有花朵形, 有很长很长的,还有带着魔力的“魔法书“。

其实,这书只有一张卡纸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我们班拿到的”魔法书“:翻开二个折痕,眼前出现一只毛毛虫,等全部拉开一看,毛毛虫竟然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然后,方阿姨还给大家播放两段影片,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变成一个机器人,用番茄做的红屁股,用饼干做的翅膀。

是多么吸引人的眼球啊。

方阿姨说: 看一部短片,可以考验自己的观察力。

第一遍看很有趣。

只会记住些重点。

在反复观看,就会发现一些细节,慢慢地,你就会养成仔细看,读,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听了这番话, 我更加喜欢阅读了。

最后,方阿姨给有书的同学进行签名,我真想方阿姨亲笔签个“鸭子“签名, 可惜我只有一本书,只能要一个签名。

啊,这个早上过得多么充实呀,不仅能和作家面对面交流,还知道写好书的秘诀。

进公司五年感想

掀开摞摞发黄史,在白骨累累的近代史上我们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只满口 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

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历史又翻到今日。

和平年代后的复杂斗争又摆现在我们面前,有时还变得非常严酷:1999年5月8日一对新婚不久的中国青年夫妇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01年4月一位优秀的中国飞行员为了祖国尊严血洒南海上空……  同学们,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让鲜血写满的近代史重演吗?我们能让闪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国人吗?  不!决不!血、泪、仇。

我们记住了,永远地记住了。

让我们化作冬雨,将过去的耻辱刷清。

让我们化作精卫,将汹涌的大海填平……  雪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今年是伟大的新中国诞生六十周年,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

但这六十年又是怎样的风云激荡,惊涛怒卷。

这六十年,荡涤污泥浊水;这六十年,矢志换天改地。

六十年,浮云几曾遮望眼;六十年,国运终究转为安。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中国这个占有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将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赞同2| 评论(2)

感言感想之60岁老同学聚会感言

60岁老同学聚会感言

【篇一:老同学聚会感言】老同学聚会感言同窗汇——用心维系同学情

5月22日上午,我和莲香以及倪九龙、施令英、王耀忠、郑雪芬、戴再鸣等好友,应邀去浦东航头镇航星饭店参加新场中学同学聚会。

早晨7点多钟,我们从普陀区清涧路出发,乘地铁和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便抵达新场镇,先去倪九龙弟弟家拜访。

一会儿,从新疆退休回新场定居的老同学胡瑞番闻讯赶来。

上海老知青、新疆老同事戴再鸣夫妇应倪九龙邀请,也从家里来到新场。

在倪九龙、施令英夫妇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新场古镇老街,在新场中学校门前摄影留念。

新场中学是我的母校,从初一到高三,在学校度过了六年寄宿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63年高中毕业后,我和倪九龙、卫则奚、周顺仙、唐文娟、胡瑞番、徐宗豪、俞家骧、卫家铨等九名同学,响应党的号召,告别母校,远离家乡,支边到新疆工作。

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终於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母校怀抱。

五十年来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年的旧校园已不复存在,一座环境优美、校舍漂亮的现代化新校园呈现在眼前,令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

在母校门前照完相后,我们一行九人乘公交车来到我的故乡航头镇。

一下车,直奔公路边上的航星饭店。

老同学周顺仙早在饭店门前迎候,把我们引进餐厅,和我们同坐一桌。

刚落座,老班长卫则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我和倪九龙两位迟到的同学。

卫则奚不仅是一起支边进疆的老同学,又是和我在兵团农四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424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