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中国少年营收获感言

学生夏令营感悟

我们在夏令营中成长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而通过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孩子的家长则明显感到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其实这些正是此营活动的目的所在。

1.开发大脑潜能。

通过全脑学习训练,营员们可以在快乐轻松的活动中掌握学习方法,开智、感悟、凝聚团队精神。

2.建立理财观念。

在这里,夏令营的辅导员会帮助每个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从活动一开始,就让他们对每天的零花钱进行记录,教他们养成节俭的习惯。

3.自立自强。

夏令营给每个孩子准备了服装,要求他们自己整理行装、换洗衣服,像家中一样每天要求他们洗脸、洗脚、按时休息,而且所有的过程都必须自己动手,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4.团结友爱。

在此次的行程中,每个班组的孩子整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在紧张的行程和丰富的娱乐活动中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与人友善,团结友爱,将是他们在这里得到的受益终生的收获。

5.树立品德意识。

本次夏令营专门聘请了品德专家,通过一些活动和专家讲座,让孩子树立品德意识,同时要求他们在行程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6.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认识祖国的伟大,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7.崇尚节俭。

在活动过程中,夏令营给孩子们在大学安排了两次学生餐,让他们在体会大学校园生活的同时注意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8.感受学习气氛,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参观和体验校园的生活,与大学生进行座谈,听教授讲座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感受名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参观科技馆和一些知名企业,让孩子们理解和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学会自我管理。

在夏令营活动中,以《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手册》为核心指导,每个营员不仅要自理、自立、自控,还要在自我管理教练的帮助下,制定正确的奋斗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爱心、责任心和上进心的杰出青少年。

10.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活动当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

每10个人为1组,分别有组长、副组长、军师、观察员、协调员、通讯员、环保员、安全员和新闻发言人等,让营员在自己的角色里,承担自己的责任。

特训营心得体会怎么写

【第1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今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尔被老师神甫赶出学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与冬妮亚结为朋友。

他在装配工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取解放的革命政党。

他依依不舍得告别了冬妮亚,逃离了家乡,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

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俞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瘫痪了。

但他并没有不此而沮丧,而且开始了他的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有新生活的良好开端。

  我非常敬佩保尔不畏病魔侵扰和不怕命运挫折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他时刻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伤寒,他凭他那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了,重新义无反顾地走向火热的工作岗位。

  最使我感动的是下面的故事。

  索络面卡区的团组织几乎全部全上阵了。

团省委去了三个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尔。

这三个人是朱赫来同志亲自选定的。

铁路抢修工作开始了,谁也没想到条件会有那么艰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凉凉的;四周荒凉一片,几百个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间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着淋湿了而又沾满泥浆的衣服,紧紧地挤在一起,尽量对方的体温取暖。

早上,大家喝点茶就去干活,午饭天天是素扁汤和一只煤球一样的黑面包。

但他们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强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务。

  我想,我国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与他们的情况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辛劳的劳动者和革命者用血汗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炼好本领,为将来把我们的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第2句】: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 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来,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也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都大难不死,为什么 仍然是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好象在水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久久不能平静.我佩服保尔·柯察金那种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讨厌故事里维可外多那种小贵族.保尔·柯察金的影子时时在我的脑子里浮现,鼓励我要像像他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第3句】:从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是一种积累。

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毅力,它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而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不是被母亲责骂,就是受神父冤打。

但他凭着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并立志要从军。

保尔?柯察金长大后,终于实现了他的志向——当一名军人。

从军期间,受到了老一辈的栽培和教育。

自身又长期实践,他凭着毅力,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锻炼成具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

他把整个生命和所有精力毫无保留的地奉献给世界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努力使世界和平

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如果保尔?柯察金没有凭着毅力,他怎么可能炼成一个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呢

  读了这本书,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是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

就拿这本书的主人公来说吧,他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什么让自己活下去呢

是毅力,是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沙场,奋勇杀敌,在沙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仍然大难不死,为什么呢

还是因为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着,有休假的机会仍然工作着,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会发觉,我们也是有毅力的。

人的一生很精彩,有着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时的喜悦呢

在我们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远是不可能的——从古自今,有哪一个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

没有,他们都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

我们不要以为当一名作家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这坚强的毅力才能够克服这困难和挫折。

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有毅力的人面对考验能断然初之,又有利于持之以恒。

为什么说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

因为,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坚强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内心有了极大的震撼,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知道了我应该做什么

  

【第4句】: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感触很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四的代表作。

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并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写出苏联时期斗争的艰苦和那个时代的美好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我很敬佩保尔的这一点品质,他的确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

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

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

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做起了斗争。

正如贝多芬所说:“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

”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

在小说中,我最欣赏其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我认为这话很对,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难道不是这样吗

一个人不应虚度年华,也不应碌碌无为。

一个人总应该为社会、为大家甚至为自己做一点事,那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着”。

  对于我们来说,狼烟滚滚已成为历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了解了历史,让我们铭记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愧为是一本好书。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

后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朱赫来。

红军撤走后,德军进攻保尔的家乡,加上阶级斗争,人民的日子很艰难。

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被追捕时,暂住保尔家,给他讲许多革命道理,对他很有影响。

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来,自己却入狱。

出狱后,他住在冬妮亚家冬妮亚找到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让保尔参加红军。

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重伤,但最终死里逃生。

出院后,不宜回前线,便做团的工作,修筑铁路等,以后他参加工业建设和边防战斗,入了党。

由于他多次受伤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在忍受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决心帮妻子达雅进步,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生活。

保尔能成为英雄主要在于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

他从小就有一身正气,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对官僚主义。

他佩服朱泽培·加里波第,在朱赫来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将个人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能尽一切力量奉献于祖国的革命者。

为了这个理想,他经受住了生活和战争的考验,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坚强的革命者。

在他的心中,革命事业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总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战胜死亡与病痛,将毕生投入事业中。

这就是保尔这个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钢铁就是在这如同烈火燃烧的斗争考验中炼成的。

  从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

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

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像保尔那样的处境,都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为何不可呢?  保尔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句话说有了人应该有伟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动,行动了就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有遗憾,他这种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恒心、决心与行动实在令人震惊,正是他这种精神让中老年人怀念,又鞭策了无数年轻人,为千万青年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时过境迁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事业的追求不再那么执着了,往往是力不从心,茫然无措或是一蹶不振,人们仍需要从这样的书中汲取精神。

应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好书,保尔是一个永远的人生强者,一个乐观主义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远是不变的向导。

  实现理想并不是件容易之事。

不过,你应该明白,理想就像空中的风筝,离你再遥远,你手中的线总是牵着它,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你得从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捡起一颗钉子,为别人倒水,都是实现理想,培养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为你的事业一定是要奉献于人的,如果能这样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锻炼自我,你也会是一块钢铁,相信,你一定有抓住“风筝”的一日。

实践心得怎么写

(1)  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8月,全体新生在紧张、有序、生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了入学后第一次身体上的锤炼和精神上的洗礼,为期十天的军训徐徐落幕。

昨日训练的口号依然在耳边响起,自信和威武的军人风范仍然充斥着全身,那种喜悦、兴奋、自豪和感动,时刻萦绕在脑海与心灵深处。

  这次军训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煅练,还有思想上的薰陶,意志上的垂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军人严谨的作风、坚强的毅力以及不怕苦、不怕累、严守纪律和艰苦朴素的精神,学校领导经常到场关心指导工作,与同学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医务室全天开放,医疗小组随时为我们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全体班主任全程跟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与同学们同甘共苦。

这些,都是本次军训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烈日下,站军姿,踢正步···最大的考验就是得每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

我们虽然站得汗流浃背,双腿酸痛,但仍然坚持,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苦”乃军训之首。

这些苦让我们明白并相信军训是我们正式进入学习生活之前十分重要的一次锻炼,也是人生一份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这次军训建立了许多欢乐的友情,不单让同学们在军训的日子里学会同甘共苦、励志前进,进一步的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彼此的友谊,通过这次军训还使得我们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们拉近了距离,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难能可贵的情谊。

这让我们在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快的融合、更好的互相沟通、互相学习!  与教官的情谊是复杂的,教官们近乎完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对教官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敬仰.教官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在训练中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朋友,在生活中幽默诙谐,与我们打成一片。

教官身上的那种乐观开朗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会出现,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我们又多了几分战胜它们的勇气!  军训收获经过了这次军训,我们获益良多,收获彼丰。

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加强,学会了更好的生活,学会了团队精神,学会了自信,学会了拼搏;锻炼了意志,锻炼了毅力,锻炼了品格;以健康、潇洒、精神、自信的姿态迎接人生中新的一页。

  军训,圆满结束了。

回想起这些日子,感慨良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军训的结果。

军训,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崭新的课堂,一个成长的阶梯,一个火热的熔炉,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当别人享受锲而不舍的喜悦时,你千万不要成为功亏一篑的典型。

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美,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谁才是战胜了自我的强者,就是这盛夏最美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人生没有挫折磨难就不再坚强。

樱花如果没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就不会成为美丽春天里的一枝独秀;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会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没有傲立霜雪的勇气,就不会成为残酷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人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成为紧张军训中的一颗亮星。

  今天,我们在汗水中磨练意志。

明天,我们将为母校增光添彩。

生命如火,誓言如歌。

百米冲刺靠千日苦练,一朝争先要几载寒窗。

梦想,激情,在训练场中用顽强拼搏点亮;理想,渴望,在人生路上和信念一起激荡。

让我们发扬共和国军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精神,刻苦训练,脚踏实地。

把军人的纪律、军人的作风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我们像雄鹰一样,冲破蓝天,超越梦想,展翅飞翔。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我们高一新生的巾帼不让须眉,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出色地完成了训练任务,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青春再谱一曲高歌。

  炎炎烈日下,广阔天地间,时间早已见证了我们坚定的意志。

只要我们坚持到最后,我们就是胜者!不管再荆棘、再坎坷的道路,我们都要走下去。

因为勇敢是我们的口号,因为执着是我们的信念,因为坚强是我们的永恒。

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属于我们的青春!(2)  远离喧嚣的城市,离开舒适的温床,我们一百多号高一新生来到了浦东凌空青少年训练基地,身披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我们完成了六天紧张、严格、艰苦的军训。

  6天,在漫漫的人生中只不过是匆匆的一瞬间。

但在军营中度过的6天,绝对是不平凡的6天。

  6天的军训中,包含着我们的酸甜苦辣。

站军姿,起步走,跑步,正步走,蹲坐。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唱歌喊口令,我们用全身的力气吼叫,却总不能让教官满意。

腰酸了,必须撑着;背疼了,还要挺直;喊哑了嗓子,喉咙还依然忍痛嘶叫。

无论是滂沱的大雨,还是火热的烈日,我们的训练依旧;不管是流汗还是流泪,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止。

铁一样的纪律无时不刻地约束着我们。

在严格的要求下,有我们疲惫的身躯挺立,有我们酸痛的手脚重复着动作。

严肃的教官,艰苦的生活……所有的一切,我们必须坚强地面对。

因为我们身披军装,因为我们身在这绿色的军营。

  6天中,我们饱尝了从所未有的痛苦。

但军训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甜。

教官优美嘹亮的歌声写照了真实的军营生活,唱出了军人的顽强意志和对亲人的挂念,打动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更有老师、同学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体贴,教官的善解人意和幽默感。

艰苦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滋味是特别的甜美。

  6 天,是苦与累的6天,是付出更是收获的6天。

我们的腰板挺直了,面孔刚毅了,精神抖擞了。

在站立与蹲坐之间,军训给了我们军人的气质:挺拔、刚直。

艰苦的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忍受疼痛,学会了坚持,再坚持。

军营赋予了我们坚强的品质,顽强的作风。

我们少了份骄气,多了份拼搏到底的精神和奋斗、永往直前的意志。

同甘共苦中,看看周围不言放弃的同学,我怎能轻易低头;互相帮助中,我们成长了,从骄生惯养到独立生活。

军营教会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克服不了的困难。

军营教会我们——严守纪律,服从命令是天职,条令要牢记,令行禁止,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

人民军队正是有了铁的纪律,才会有无穷的战斗力。

我们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内涵。

它是严肃、威信,纪律的代名词。

军人战士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军训的七天虽然很短,但我们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别处无法获得的东西——是知识,是品质,是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6天的军训,一个又一个的考验。

我们只有经历它,才能够磨砺自己,使自己更加坚韧。

我们只有战胜困难,承受风雨,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军训是我们成长所必需的;更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军训的滋味如同五味瓶夹杂在一起,我们品尝了;但它不能够只是一刻的味觉。

我们要保留着其中的精华,让军营中学到的优秀品质伴随着我们,以军人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以至于整个人生。

(3)军训总结---对自己的考验。

  为期7天的军训终于结束了,这是我们在高中第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七天里,我们与高一三班的同学们从互不认识,腼腆羞涩到彼此相熟,自然的开着玩笑,我们与大家都熟悉了许多。

当然,军训的收获远远不止与同学们相熟,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吃苦耐劳,理解了纪律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校魂“铁人精神”的真谛。

军训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它使我们从原本懒散的假期生活中重新恢复青春阳光的一面,帮助我们改掉了以前养成的坏习惯,并且我们有信心,将好习惯一直坚持下去。

  我们的主教官是一位年轻的士官,他身材并不高大,但是军营里的磨练使他练就了坚实挺拔的身躯。

从教官标准英挺的军姿中,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而那些非主流什么的,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发泄罢了。

教官很腼腆,开始的时候脸上始终挂着严肃的表情。

但是在军训过了几天后,教官就渐渐的和大家熟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休息之余还会主动的开开玩笑,教我们唱歌《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让我也认识到了军人不仅仅只是严肃的不苟言笑,军人也是有些有肉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训练的时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西点军校的那句话“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炼”。

不管怎么样,什么样的训练都是必须要接受的,这是纪律。

所以我们不能总是去抱怨训练如何如何苦,训练如何如何累,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后做好它,免的得到更多的“磨练”。

  汇报表演的最后一天,站军姿的时候,尽管火热的太阳在头顶用那灼热的光肆虐的在身上徘徊,我们还是在努力的坚持着,让汗水顺着脸颊,脖颈留下,我们不动,不擦,忍着。

只为了三班的荣誉,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荣誉。

因为,教官告诉我们,一但出了班门,我们就是三班,2010届高一三班。

总算,我们七天来的忍耐和努力没有白费,同学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们获得了军训标兵班的称号

这与教官一遍一遍的纠正我们的军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与三班全体同学的努力更是十分不开的

  这七天难忘的军训,我们都承受住了考验,不只来自于阳光,更是来自于我们自己

  很快的,很快的,我的军训生活结束了了,不知道自己是喜,还是悲。

  军训很苦,苦到你觉得你已经脱离了社会,苦到你觉得世界都变得黑暗。

军训很累,累到你连喘气都难受,累到你想好好的睡一觉不愿提前醒来。

军训也很美,美到你爱上这身绿装不愿脱下,美到你宁愿在这里受苦也不愿意回家。

  军训这几天,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我真正地了解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不单单是以前的听话就好,而是要把纪律放在心上,要有责任感,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其次,在这几天里我感受到军人那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会朝着那个标准努力,让自己拥有良好的习惯。

回到学校后我会认真努力地学习,像军人一样吃苦耐劳,我不会忘记这最后一次军营生活。

  军训的第一课就是站军姿,抬头、挺胸、十指夹紧贴于裤缝,真是难受。

第二课则是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

同时我们还要喊口号,我们经常因为喊口号不齐或者是声音不够洪亮而被罚,一罚就是喊五遍十遍的,导致我刚第三天嗓子就哑了。

最后则是练军体拳,这是我最喜欢的项目,也许是最简单的,也许是最轻松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歇息,放松。

  军训是一种能增强我们身体素质和纪律意识的有力活动。

结束了几天的军事训练后,大家如同刚受阳光滋润过的小草般,充满着无限的冲劲,显得无比生机盎然。

静心回味起那短暂的时光:有泪、有汗、有痛,更有无止休的劳苦。

但是我们都坚强地挺了过来,因为我们都十分明白,这小小的劳苦与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军训刚开始。

那“一二一”、“立正”、“稍息”、“齐步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着。

教官的嗓子早就嘶哑了,可他们仍然地认真改正我们每一个动作,这一切激励着我们,也要努力锻炼。

  给我们训练的教官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他身材不高,年龄和我们相仿,甚者还比我们同学中有的人小,在他那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

他还很爱笑,而且笑的时候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变得更小了。

但是,教官在军训的时候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只要大家不努力,他就会批评我们;只要大家动作不规范,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给我们看。

这可是我第一次与军人接触。

  最后一天是军训成果报告演出。

起先是领导查阅,然后是走队,经过了十天的训练,每个班都走得十分整齐。

接下来就是各项节目表演,有盾牌操,有女子舞蹈,最后是由我们八十人组成的巨形方阵,来表演军体拳。

我们做得整齐,口号响亮,为整个大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高中的军训,就在今天,圆满结束了。

回想起这些日子,我感慨良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军训的结果。

  炎炎烈日下,我们挥洒着汗水,却无怨无悔。

尽管酷暑难耐,但我们的脚步依然整齐,口号依然有力,歌声依然嘹亮。

因为我们都明白自己的使命。

  这军训真实地反映了我们高中生丰富多彩生活的一个侧面,叫人受益非浅:它教会了我纪律要严明,劳动是可贵的,生活是美好的。

其间,我在劳苦的军训中更有体会的是甜美的劳动成果。

  军训不但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还增强了我的爱国精神,在这里我可以自豪的说,参加这次军训,我一生无憾。

满意请采纳。

爱国主义教育感想200字

x月x日,xx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这里曾经有无数烈士牺牲,换来祖国美好今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倍加珍惜。

要以他们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爱国爱民,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烈士们如同,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我们要经常用这面镜子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用这本书激励自己前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和军训感言

爱,让中国更美丽------观“开学第一课”有感9月1日,又是一个熟悉的日子,孩子们扬起青春的笑脸,背起小书包,踏进了期盼已久的温馨的校园。

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在雄伟的八达岭长城下,举办了一场群星璀璨的大型公益晚会《开学第一课》。

今年,正值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所以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更要认真的进行爱的教育,爱国的教育,努力继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并更要的把它发扬光大。

《开学第一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主题班会的形式,更融入名人演讲和游戏互动环节,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一台别开生面的晚会。

爱是什么

这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我相信一百个孩子会有一百个答案,而我想说:“爱是分享。

”俗话说:“当一个人把痛苦与人分享时,他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当一个人把快乐与人分享时,他的快乐就增加了一倍。

”一群来自大草原合唱团的孩子们让我深深明白:爱是给予,爱是分享,苍茫的草原上,面对蓝天,白云,青草,牛羊,孩子们学会了用歌声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我想:只有被分享了的爱,才是世界上最最有价值的爱,才能创造出奇迹。

爱是什么

爱是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爱和力量的光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

【第5句】:12汶川地震灾区上,有他们的身影,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有他们的身影;台湾莫拉克台风的救援工作中,还是有他们的身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那么世界将充满爱。

让着满载爱心的星星之火,燃遍全世界,让我们手拉手,把这力量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爱是什么

爱是承担

小男孩鹏飞与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并不富裕,仅仅住这一间破旧的小平房,奶奶生着重病,行动不便,小鹏飞就每天中午跑回家给奶奶做饭,寒来暑往,没有一句怨言,生活的重担压在了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但是,小鹏飞用爱的力量,大声的告诉全世界:“我会坚强

” 爱是什么

爱是荣耀

国旗护卫队的大哥哥们声情并茂的为我们讲述了升旗手的绝招是如何炼成的,从天安门城楼到升旗杆,整整138步,要走的器宇轩昂,就算脚心扎进了钉子也要忍耐坚持,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了吧,不过,我知道,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国家的荣誉,正是这崇高的荣誉,让人人的小爱汇聚成足以荣耀祖国的大爱

开学第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相信爱会让我们的祖国更美丽,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自己原创,我也是学生。

9月1日是我们全国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在央视的荧幕上看到《开学第一课》,这堂特殊的“第一课”是由社会各界名人、奥运冠军以及灾区同学一起上的四节课。

《开学第一课》,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知识守护生命”,开宗明义地诠释了珍惜生命的意义所在。

倡议大家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潜能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可以创造生命奇迹,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

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

正如在这次灾难中的幸存者更要笑对新的人生。

通过《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树立生命意识。

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同时,培养生存能力。

训练应急避险技能。

在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200余名学生、百余名老师在1分36秒内,都有序地撤到了操场上,无一伤亡。

这正得益于学校时刻把灾难想在心中,决不把训练当形式,走过场。

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

《开学第一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中国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 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阶。

四川仪陇人。

1909年考入陆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55年被授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74年11月29日逝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3:林彪,军事家。

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

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

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

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刘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5: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6: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

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7: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

山西五台县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9: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

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4年到苏联学习。

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10: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

广东省梅县人。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

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十大将军 1: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2: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

湖北省麻城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

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3: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

湖南省长沙市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4: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

湖南省湘乡县人。

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5: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6: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

广东省文昌县人。

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一年赴苏联学习。

一九二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8: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

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

9: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

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

10:谭政(1892-1974)原名谭世铭。

湖南省湘乡县人。

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438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