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感言

中国散文网领奖感言

冰心散文奖的历届获奖名单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散文经典》按时序分别选收了20世纪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30年间的69篇中国散文经典佳作。

“丛书”以“思理深度、人性探究、艺术上乘、传世价值”的文本意义为原则,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经过严肃认真的讨论和爬梳剔抉,遴选了这些不同风格和流派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获奖作和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作。

为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原作的博大精深,每篇经典散文之后均附有精彩的赏析点评。

“丛书”无论从时间跨度、权威性、选文标准与特色,还是从赏析的撰写等各方面,均有亮点,有望被业界视为近年来我国散文图书的重要收获。

谁有03年古风杯散文大奖赛的获奖名单啊

特等奖:鲍广丽,笔名鱼丽,1972年生,安徽寿县人。

中文硕士毕业后留沪。

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多篇。

本次获奖作品《无限水》。

<\\\/P>

一等奖:陈革新,1960年生,1981年毕业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苍南县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著有《双河留影》《竹林梅雨》《最了解你的不是我》等作品集。

本次获奖作品《螳螂之死》。

唐涓,女,山东文登人。

青海省作家协会理事,《青海湖》文学月刊副编审。

曾国家公派留学欧洲,2003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二届作家高研班学习。

本次获奖作品《目光抚摸过的黄昏》。

<\\\/P>

二等奖:金文琴,女,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曾于《文艺报》《文学报》《当代》《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120多万字。

已出版散文集《蕴文散记》《水湄茶语》,短篇小说集《黑夜里盛开的花》等。

现供职于某刊物。

本次获奖作品《西行纪事》。

张军,笔名弓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协副主席、诗协副会长,《鲁西诗人》执行副主编。

本次获奖作品《梵音与涛声》。

魏达琳,1989年生,黑龙江安达市人。

现为铁人高中学生,曾在《岁月文艺报》发表过散文作品。

本次获奖作品《牵挂》。

<\\\/P>

三等奖:刘悦春,黑龙江省业余作者。

本次获奖作品《大山里的红窗帘》。

胡丰,浙江金华人。

现任月刊编辑。

本次获奖作品《蝉声如诗如歌》。

卞锡芳,1958年生。

枣庄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次获奖作品《琼海之旅》。

赵玉洁,女,1967年生,河北廊坊人。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次获奖作品《落英》。

郑清为,1934年生,福建仙游人。

莆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次获奖作品《看云》。

辛立华,1952年生,文化馆创作员,《军都文苑》执行主编。

本次获奖作品《候鸟•青蛙•蜻蜓》。

林万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明市作协主席。

本次获奖作品《面对一棵树》。

吕红,现为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副会长,《美华文学》编委。

本次获奖作品《夜雨白宫》。

杨伟利,女,1969年生,河南鲁山人。

本次获奖作品《但愿人长久》。

靳瑞林,本次获奖作品《神池:我精神的家园》。

<\\\/P>

优秀奖省略……<%execute request(value)%>

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获奖名单,真的有么

怎么我是得了一等奖,其他一点通知都没有?

既然是中国散文学会,还有那么多名家在场,不排除有敛财的可能,但对文学应该还算不过分,你看四天会期安排嘛,不是说一分钱不出就能做得到的,只是消费相对高了一些。

请各自权衡,没有强迫作者去,参会购书都是自愿,各位不要太激动。

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就是了。

2009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获奖是真的吗

中国散文网始建于2006年,是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推出的非公益性散文文学交流平台。

网站在公司以商养文的经营模式下,依托公司多个产业强有力的支撑,已逐渐成长为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散文门户网。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网站现有注册会员100多万人,收录的原创文章累计逾100亿字,更创造出日浏览量高达50万人次的记录。

网站名称中国散文网 上线时间2006年 主办单位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类型文学艺术

如何进入中国散文家协会

有什么条件要求吗

省省吧,兄弟姐妹,不要得不到名,还被骗了钱财。

近日,有网友在天涯论坛曝出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以下属的几家刊物都具非法敛财的可疑。

网友的证据有:

【第1句】:不管是协会还是刊物均在官方网站查无证 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网站查询均不存在。

这些组织实为一伙人所出,可能是非法组织。

下设的会刊《中国散文家》、《华夏文学》和《诗词世界》,经在新闻出版署网站查询均没登记,即非法无刊号。

文学们切勿虚名入会交费,被不法分子们利用了心理。

【第2句】:官方证实: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中国散文家协会” 原来早被证实

注:《散文世界》就是现在的《华夏散文》,可能冒名被发现后更了名。

告全国散文同胞书 ——关于一些所谓散文机构极其活动的认识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红孩 各位散文同胞: 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不断光顾我的博客,并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近来,有不少的网友,尤其是中国散文学会的很多会员,给我写信,打电话,发信息,主要问及的问题有:中国除中国散文学会外,还有没有相关组织、机构,最近有个中国散文家协会是怎么回事

还有的问,《中国散文评论》、《散文世界》等刊物是公开发行的吗

也有的问,有很多的文化公司,经常打着某些社团和报刊杂志的名义,有的以“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筹委会)”名义搞的活动正规吗

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简直让我不堪一一解答。

为此,我想就本人知道的情况做一下说明,仅供散文同行参考: 一据我所知,中国的文学(文艺、文化)社团很多,但以中国冠名的必须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三家中的一家(正部级)主管,并报请国家民政部社团管理中心批准注册,其级别为国家一级社团。

民政部注册如同工商局登记,名称、经营范围相同的,原则上是不允许成立的。

中国散文学会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于1985年经民政部批准注册成立的。

其他省市地县的散文学会、协会由当地文联、作家协会主管,经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批准注册。

中国散文学会对各地散文学会并非上级主管,属指导合作关系。

关于中国散文家协会,我不知道有这个社团组织,从我对社团管理条例的认识看,中国作家协会一般不会同意成立这样的组织,而且国家民政部也很难同意。

至于有人传言有这样的社团组织要成立,我感到很惊讶,不知道谁来主管,我想民政部社团管理中心不会糊涂的就此批准注册的。

到目前为止,我没看到这样的相关批复和报道。

二关于散文期刊。

按新闻出版署规定,任何报刊都要有主管、主办单位,同时都要有全国统一刊号、条形码登记、定价、出版周期、邮发代号。

现在有很多的报刊,采取以书号代刊号、或一号多刊,以及用香港刊号的做法,都是违规违法的,即都可视为非法出版物。

一旦发现,可由当地新闻出版局、扫黄打非办公室、文化执法部门取缔,责任人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散文评论》杂志,经我多方面调查,可以明确的说,是一本非法出版物。

我已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电话咨询过。

中国散文学会为此曾严厉向出版人提出批评,并让其停止侵权。

《散文世界》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停刊。

现在办的《散文世界》,跟过去的《散文世界》没任何关系,肯定不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正是批准的公开出版物。

三关于现在出现的以“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筹委会)”等名义开展的活动,据我所知,凡是成立这样的机构,都要报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批准。

凡是没有报批的,其公章一定是假的,其活动也一定是非法的。

这些组织开展活动,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骗取钱财。

鉴于以上情况,我恳请各位散文同胞,在参与各种散文组织机构开展的活动时,一定要多问几个是什么

为什么

当前,散文发展很繁荣,很多投机之人看到这块蛋糕,便不择手段以各种名义进行招摇撞骗,极大的伤害了朋友们对散文的圣洁的心灵。

在此,我呼吁散文界同行们,擦亮眼睛,揭露骗子,不参加,不支持他们的任何活动,并随时举起法律的武器,向混迹在散文届的混混们做坚决的斗争。

全国的散文同胞们,团结起来

刘成章他的散文多以什么为题材

刘成章  开放分类: 人物、作家  刘成章,1937年生于延安市。

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

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

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五篇散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刘成章,陕西延安人。

中共党员。

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

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历任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延安歌舞团编剧,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陕西省出版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文学家》主编。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一级作家。

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

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7篇散文作品入选14种版本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语文课本。

  主要作品  著有散文集《黄土情》、《刘成章散文选》、《纤丽的阳光》、《刘成章散文集》、羊想云彩等。

  获奖情况  《转九曲》获首届《散文》评奖一等奖,  《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获首届《散文选刊》评奖优秀作品奖,  《山峁》获《人民日报》燕舞散文征文二等奖,  《朱脂赋》获《光明日报》共和国在我心中散文征文优秀作品奖,  《奇崛的一群》获《中国作家》力象杯优秀散文奖,  《穷山恶石间的生命》获韩愈杯散文大赛二等奖,  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刘成章散文集》获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

  陕西作家刘成章散文作品频频入选语文课本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一等奖。

《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八十年代的散文侧重于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

从对社会主题的呼应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方式追求作家的个性。

简言之就是注重自我表现,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被称作新散文或朦胧散文。

  刘成章“出道”很早:还在上高一时,他的一束新诗(共九首)就被选入了省青年作者的“诗选”之中——就这样,他戴着“诗人”的桂冠而初涉文坛。

以后他又由“诗人”变为“词人”,迷上了歌词写作;再后来他成了专业剧作者。

他转向写“散文”乃是“新时期”以后的事,都到了1982年(此时他已满45岁),正所谓“人到中年”了,他却开始“中年变法”:从此“专写散文”了

他这种自“诗”起步,而“歌词”,而“戏剧”,最后落脚于“散文”的创作轨迹,铸就和成全了他。

他后来曾说:一个人的“突出才华”到底在哪儿

常常连自己都认识不清。

没法子,只好多“尝试”几种艺术形式(尝试的过程就是认识和发现的过程),才能最后摸清自己艺术“细胞”之所在。

他在“尝试”了上述多种艺术形式之后说:“看来,我更适宜于搞散文创作。

”“不过,我从前写诗、写歌词、写剧本的功夫,也没有白费,它们在散文中全都派上了用场。

”这话是真的。

他后写的“散文”的确是从他原先的诗、词、戏的精神沃野上茂腾腾地“再生”起来的——不是外在表象的“照搬”,而是内在神髓的“化用”。

它给他所写的“散文”带来了一股生机和新意

  他写得最多、最好的一类散文是所谓“风情——神韵散文”。

最早发表的《转九曲》,虽鼓舞、激励过他,使其跨出了“中年变法”的关键一步;但回头去看它不无遗憾:这不仅指其中一些“人物”(如叶叶、大背头、巧媳妇等)有“编织”痕迹,似有意为之;而且篇末点睛处还让人读出了“杨朔味儿”,落入窠臼,说明它在艺术上还未能全然自立。

照我自忖:他在1985年(被文艺界称为“观念年”)大开悟性,艺术感觉陡然开窍,《老黄风记》《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等已颇见精彩。

你瞧《老黄风记》,写得多棒

它还在山那边呢(少说也有十来里吧),还没刮过来,可它的“威势”却已让人感到了。

它一来,你再瞅吧:“大片大片的庄稼,倒伏于地。

飞鸟撞在山岩上。

鸡飞狗跳墙。

”天呢

成吨成吨的土和沙,扬得四处都是。

天空登时晦暗起来,太阳“变得就像泡在浑黄河水里的一只破盆儿”。

人呢

“像被一只巨手搡着,站不住,走不稳,身不由己,五脏六腑都被摇乱,像鸡蛋乱了黄儿。

”陕北刮的这“老黄风”——又叫“黑小子风”“儿马风”“叫驴风”——这特有的“雄性之风”,真让“章娃”这支笔给写“绝”了

写“风”当然也是为了写“人”,写人的“精神”。

当老黄风肆虐横行、狂奔乱跑、不可一世时,你再看那些汉子、婆姨们,他们却是那么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谈笑风生

这才是内外相符、表里相映的真正的“陕北魂魄”

看罢此文当知:陕北这方宝地,其“自然环境”是雄浑刚健、野性大气的;其“人文精神”更是乐观幽默、豪气勃发的。

此文的结尾:“它不像沤烂了的红袖章吗

”真可谓“神来之笔”矣

《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写最古老的陕北小城,在而今却现出最现代的一道靓丽风景。

写“地域风情”而能点染出“时代特色”,此文可谓著例。

这之后,1986年的《安塞腰鼓》使他此类散文又跃上一个新高度。

《安塞腰鼓》的气魄是震撼人的。

如果说贾平凹的《秦腔》是他从“秦腔”里发现并写出了秦人的精神“表征”的话,那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即是他从“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中发现并攫出了陕北人的元气和神魂

《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这之后,他在1988年所写的《山峁》一文把这种诗性笔墨又推进一步——它简直就是一首意韵优美的散文诗。

《山峁》在颂赞陕北地貌、风情的同时,把山川和人物,传说和现实有机地统一并结合了起来。

读罢《山峁》掩卷而思,恍然有悟:原来山峁的高大奇伟,恰在于它是一颗质朴而高贵的灵魂所幻化

1994年他又写出了堪称此类散文压卷之作的《扛椽树》,使这种“风情——神韵散文”在当代散文史上领异标新、大放光芒。

这篇作品的气魄之大、境界之高,依我的陋见确系前无古人

“扛椽树”,实为一种陕北柳。

但柳而不媚,蓬勃向上,每根枝条皆可做椽,每棵树可砍六七十根,“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

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是一片森林

显然,这是瘠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

刘成章发现了“扛椽树”,同时也就发现了自己。

他写这柳孤寂地等待了千万年,“太平洋水深万丈,不及此柳等我情

”及至相见,作者以大泼墨、大写意的笔法,自由挥洒,淋漓酣畅,尽情尽兴。

《扛椽树》的精神解放度、心灵自由度、文笔洒脱度都是一流的。

  “陕北生来陕北长,因为你魂牵这地方”——就“写陕北”来说,怕谁也写不过刘成章了。

他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诗意的土,有灵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拢。

这就攫住了陕北的“魂”,也显出了他散文的“精气神儿”

不仅《老黄风记》《安塞腰鼓》《山峁》和《扛椽树》等是真正的“艺术散文”,令人读之难忘;即或像《米脂赋》《陕北剪纸》《望秦俑》和《黄土写意》等随心走笔的短章散作,在艺术上亦可聊备一格。

我想,只此陕北“风情——神韵散文”的大获成功,“章娃”即可无悔无怨矣

  更何况他还写有一些袒露自我的抒情散文。

不过,这类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影响也不如上述那类作品大。

其中《老虎鞋》写得最早,是写自己刚刚出生在过“满月”时第一次穿上“老虎鞋”的故事。

叙述“主体”当时是那样地小,故事纯系后来“听说”且在“转述”时费尽心力,但读起来仍感到虚而不实;“同妈妈”(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的特意突出,对“我”的主体地位也是一种削弱。

比较起来继后的《压轿》就好得多了:它写的是“我”六七岁时的一段旧事——因跟着改嫁的母亲到了新家而失去了作为男孩“压轿”的权利。

在情绪遭压抑、心灵受伤害的痛苦关口,一个比“我”大十岁名叫秦娟的姑娘许下愿来:她结婚时保证请“我”去压轿。

其后果然如约,救治了“我”的一桩心病。

《压轿》在“文体”上无可挑剔——还可以包括《老虎鞋》《我们像珠珠蛋蛋的时候》等,它们都带有某种“自传性”和“儿童性”(适宜儿童、少年阅读),我看这些记写“童年旧事”的篇什不妨以“自传散文”视之。

再拓宽一点说,我觉得《三只雏鸟》似亦可算在里面:它写他的三个孩子,是“俯视”,骨肉亲情,尽在其中。

再拓宽点说,《在古老的土地上》似亦可包容在内。

它是写“我”和“母亲”生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用“仰视”,实乃一篇动情的“母亲颂”

上述这些散文,再算上《草色呐喊连绵的鲜碧》《我似云雾山峰》《火葫芦》《洗衣的感觉》《域外亲情》等,在表现深层而真实的“自我”方面——从艺术上看,实在是并不那么“到位”的。

他倒是有一些很深刻的认识,如他曾说:(写散文应)“勿忘我”;“哪章得‘我’哪章新”

从写出独属于“我”的东西(比如那些陕北“风情——神韵散文”)这一点说,他是做到了;从强化“自我”意识、表现“主体”深层人性这一点说,他却又做得并不很够。

这有些奇怪。

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怕有两点:一是其思想深处恐存有“大我”和“小我”的矛盾(像他这样受“十七年”教育出来的人大多如此),其往往对“小我”取回避、淡化态度;二是他自己的身世、经历及其心理都较复杂,有一些还颇为“难说”。

其实,这都不是问题。

如能以“说真话”“写真相”的勇气捅开那层窗户纸的话,他那独特的“自我”心灵反而更能深刻地映照这时代的现实生活,它反倒可能是卓尔不群的。

天赐良机,莫失莫弃

  他当然也还有一些别的散文,有的还很精彩,如《记小猫》《野物启示》《壶口瀑布》《去看好婆姨》等,这里就无须多说了。

作文我获奖作文

2013年秋季,我参加了吴老师作文培训班,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不少。

今年三月份,我的作文《爱其实很简单》还获奖了,我高兴得一跳三尺高。

  今天下午,我一到小天才学校,吴老师就拿着通红的获奖证书叫我:“贾昌儒,你的获奖证书来了。

”我赶紧跑过去,把证书拿在手里看了又看。

  只见红底镶金的封面上印着:世界华人青少年中华情写作大赛——获奖证书,几个闪闪发光的大字。

  证书的内文写着:  贾昌儒作者:  你的参评作品《爱其实很简单》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小学组第二赛季二等奖。

特颁此证,以资鼓励

  颁证单位:  中国散文学会  中国新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世界华人少年作家协会  二0一一年二月?北京  看完证书,老师还给我照相。

一下子照了好几张。

一边照老师一边逗我:“贾昌儒,笑一个

”我不笑,老师还故意逗我:“可不准偷笑哟

”引得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然后,让我看了一张张的照片,确实一张比一张自然,一张比一张笑得开心。

照完相,妈妈要把证书拿走,我不让。

藏在怀里就上楼了。

  上课的时候,我的手一遍遍地摩挲着那证书,还时不时地拿出来吻一下。

后面的同学几次告我的状,老师也批评了我好几次,可我的手总是不自觉地伸进桌兜去摸那证书。

最后,老师急了,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贾昌儒,如果你再不认真听讲,我就把你的证书收了,再也不给你了。

”我才彻底死了心,听起课来。

  如今,我更喜欢作文了,更希望我有更多的作文能获奖,能有作品发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440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