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胜利感言
2022中国女排拿奖之后的感想作文500字
2022年8月21日,相信亿万中国会在电视机旁为中国女油、喝彩;相信得知了女排夺中国人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那激动人心的激战时刻。
人们兴高采烈地评论着、分析着,不约而同地赞美女排精神又回来了!作为一名老青年志愿者,我再一次从女排夺金中获得了启示,再一次从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女排精神是什么?有很多。
它是一种宝贵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科学训练,在竞技比赛中永不放弃、永不言败。
女排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
随着中国女排重登世界之峰,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会给处于不同社会位置之中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启示与触动。
那么,女排精神会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带来什么呢?从中国女排逆转巴西队、荷兰队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今天中午庆祝女排夺金、下午志愿实践之后,我决定开始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它概括为学会经受三个考验: 首先是要学会经受时间的考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种考验更为长久,更为公正。
本次中国女排夺金的灵魂人物就是主教练郎平。
32年前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
三十二年!她用人生长度的三分之一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因为她看准了,因此无论顺逆,她都义无反顾。
其实,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间是最公正的试金石,大浪淘沙见真金。
23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高举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旗帜,今天我们传承着光荣的志愿精神。
在困境中,让我们坚持、再坚持一下;在胜利前,让我们前进、再前进一步。
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美好社会也一定会在时光大道上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其次是要学会经受信心的考验。
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这种考验更为严峻,更为现实。
这次中国女排奥运会夺金是在时隔12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这期间中国女排经历了什么?有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坠入低谷的苦恼,但中国女排始终没有失去宝贵的信心,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女排优秀队员前仆后继、继往开来。
当代中国的志愿者生逢其时,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前途光明,这种态势成为广大志愿者信心满怀的强大后盾。
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志愿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路上仍然有坎坷、有荆棘,仍然需要时时与信心相伴。
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行善立德,志存高远;对他人有信心,相信人心向善,以心换心;对社会有信心,相信人间正道,中华梦圆。
最后是要学会经受身体的考验。
身体是事业的根基,这种考验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56岁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带领队员重夺奥运金牌,给国人带来了更多的鼓舞,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国内很多媒体赛后都期望郎平能够带队参加2022年的东京奥运会,在东京实现中国女排辉煌的圆满轮回。
我们都祝愿郎导能够精力充沛地为中国女排再次圆梦,同时也知道下一次她所经受的考验会更多,最为直接的就是身体的考验。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家还记得我们青年志愿者与共和国的伟大约会吗?等到2049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这些当代的青年志愿们将在志愿服务中再次相聚,共同来见证伟大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共同见证中国梦梦想成真的伟大时刻。
因此,为了我们所忠爱的志愿服务事业,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衷心祝福大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衷心希望我们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关于郎平和中国女排的故事的感受一百字左右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这是郎平对女排精神的注解。
郎平就是这样,刚毅果断、却也审时度势,虽然成长在集体和体制中,但她却是中国最早有独立意识的职业体育人。
1985年退役进入北师大攻读英语,1987年带着几百美元赴美留学,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继而在海外打球任教,郎平选择的是那个年代中国运动员少有的人生轨迹。
在美国,郎平为了生活只能在大学担任助教,哄着一批孩子练排球。
她说自己午饭舍不得到学校食堂吃,连麦当劳都不敢吃一顿。
她自己做三明治来果腹,买些西红柿、白菜、面包,就能解决一个星期的伙食费。
郎指导说,她看到三明治就想吐。
海外生活的艰辛让郎平做出了一个决定:第一次为钱打球。
在意大利,退役多年的郎平第一天训练就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随后她右膝关节磨损严重,被医生要求伤停一个月。
但是由于郎平的缺阵,球队四战全部失利,只能吃由朋友从美国邮寄的止疼片硬撑,软骨碎片游走于关节内却又卡在骨缝,刺激骨膜出水导致膝盖肿胀严重,只能让队医不停地抽出积液坚持。
回归,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 郎平识时务,她能随机应变,遵从她自己内心:不从政,出国留学。
但当祖国召唤,她能放弃一切。
彼时郎平有稳定的工作合同,有不满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买了房子和车子,回国执教意味着这一切都要割舍,但她没有太多犹豫。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这是当时球类司司长给郎平电传中的一句话,按照郎平的说法,正是这一句话让自己下定了决心。
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无动于衷。
当郎平收拾停当,发现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但就像当初为国效力一般,郎平又一次的义无反顾。
回国后,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点钱连一个月给女儿打越洋电话都不够。
但就像她说的:执教中国女排我从未后悔过。
里约奥运前再度出山,郎平心中的执念一如既往。
选材,首创大国家队概念 郎平的刚毅果决,更体现在她的专业精神上。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是郎平的话,技术过硬,是铁榔头的硬道理。
2013年回归国家队,郎平创建了一个新模式--大国家队。
2013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期集训,调动队员超过30人。
2014年,郎家军大名单多达27人。
2022年,世界杯郎平仍然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
只要表现出色,无论年纪,国家队大门都向你敞开。
对于年轻队员,急需国际比赛历练。
郎平率队参加了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大赛,年轻人不断成长。
而当徐云丽、魏秋月、惠若琪连续遭遇伤病时,郎平在2013年发现了朱婷,2014年重点栽培袁心玥,2022年中国女排终于在周苏红之后,迎来了接应张常宁。
尤其是2014年,由于人才储备充分,中国队得以顺利完成世锦赛和亚洲杯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
以往靠七八个球员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赛所取代。
取消22条军规,取而代之的是网购游戏 在以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基础上,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
无论是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的组建,还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 ho四个美国人组成体能训练 伤病康复的小团队,都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
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中国队还太年轻,欠缺奥运经验,郎平带成这样,已经竭尽全力了。
这是魏继中老人给出的评价。
高情商的郎平在训练严格的同时,做到了对队员人性化的生活管理。
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
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都会给予关怀,正是这种母亲般的温暖和知遇之恩,才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升腾出无以比拟的杀气和拼搏意志。
尽管眼眸深处时常带着疲惫,但只要眼光望向球场,铁榔头永远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郎平背后,三代人对于女排的精神寄托 我们热爱郎平,其实也更多是对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发自心底的认同,经历30年,这股精神被几代女排姑娘传承,又重新定义。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对于几代人,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女排的爱能超越了年龄,无论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还是80后、90后。
对于60后、70后和年龄再大一些的观众来说,女排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
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猛然意识到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我们急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 中国女排承载了这个历史使命。
1981年11月16日,这注定是中国体育史一个被铭记的日子,整个国家仿佛都屏住了呼吸,全国人民都守在黑白电视抑或收音机前,聚焦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和日本的决赛。
随着一场艰难的3比2胜利,中国女排第一次收获世界冠军,这一天比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为新中国射落第一枚奥运金牌早了两年半时间,整个国家沸腾了。
人群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祖国万岁!女排万岁!对于一个跨越了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国,这一刻承载的意义恐怕早已跨越了体育本身。
女排精神,成了一代人振兴中华的精神寄托。
而对于很多70末,80后,女排是脑海里长辈们一直念叨着的五连冠和铁榔头,是著名解说宋世雄嘴里反复播报着的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在孩提时代,女排的故事和经历甚至进入了教科书,即便少不经事,你也懵懂地知道,中国女排是支特别的队伍。
在连续拿下5届世界冠军,包揽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奖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支运动队身上,长大以后,每一次回眸,你更会不自觉的心潮澎湃。
而对于很多90后和95后来说,在网络上,妈妈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灿烂的笑容总是能给他们带来正能量,就像郎指导拍摄自己吃泡面的视频一样,女排和新一代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进。
对于他们,女排不仅仅是爷爷奶奶甚至父母口中的英雄团队,这些年龄相仿的姑娘只是一个个可爱的个体,他们的同龄人。
《人民日报》曾经用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为题描述中国女排,这样的标题放在今天可能有些不接地气,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却可以跨越年代,留住时间。
女排之于中国体育,之于中国,或许就诠释着这样的伟大。
2022女排世界杯感想500字
今天,最让人振奋、最令人激动的消息莫过于时隔12年再次登上世界巅峰,取得了2022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的冠军。
一瞬间,中国沸腾了、世界华人被点燃了。
在女排姑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就是“”。
究竟何为“”,我想用我粗鄙的文字来浅薄地进行梳理,以便日后习用。
一、“”之团结奋进、一致向前 比赛中,2人及2人以上的比赛项目,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致。
在女排身上,这种精神尤为突出。
场上的每一次发球、传球、进攻,都显示出女排队员之间的团结,得分相互鼓励,失误互相打气,电视屏幕上传递给我们的是她们的团结,也正是在队员团结一致的协作中,女排一步步走向成功。
“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是对这种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二、“女排精神”之永不言弃、敢于拼搏 且不说女排在经历辉煌后所渡过低谷期时的坚韧努力,单是在本次奥运会上,每一场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和勇敢,就已经够让我们领略在她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永不言弃”的精神。
在本次奥运会上,女排的前行之路甚是坎坷,每一场比赛的对手都是在国际上比较有实力的队伍,每一场比赛都打得让人揪心又兴奋。
女排姑娘们面对对手没有放弃拼搏,一分一分追,一分一分赶,虽然一路踉跄,但目光坚毅。
可能姑娘们的目标不是冠军,而是告诉自己即使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但依然竭尽全力,永不言弃。
2022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感想
将在里约的终极决战与争冠。
从小组赛3遭败绩第4出线,到拼出自我连克巴西和荷兰,中国时隔12年再度跻身决赛。
小组赛虽曾被对手零封,但经历两场史诗般对决后惊险晋级,队员的压抑心情已完全释放、状态也持续走高,有能力在决赛中与形成相对均势。
这世上,总有一种力量,能够抵抗时光的冲刷,超越岁月的冷寂,昂立于逆境险滩。
8月19日,在教练的带领下,咬牙死磕,一分一分往上顶,一步一步朝前挪,绝不后退一步,苦战4局击败,时隔12年,再度挺进会决赛,终于迎来一场胜利,气壮山河的胜利,热泪盈眶的胜利,青史留名的胜利。
这是一届被碎片化、娱乐化的奥运会,但女排此役,让亿万揪心屏息,凝神关注,为每一分欢呼雀跃,为中国队热泪长流,久违的崇高感被激活,恍惚间又回到那个。
伟大的精神,历时光而不朽。
时至今日,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前面路上的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但是,中国必须前进
这是历史责任,更是时代使命
排球赛感想及收获
赛感收获 经过一个多月的角逐,2013年第五届男\\\/女排球赛终于圆满结比赛中有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是改变了我对排球运动的看法. 排球运动具有攻防对抗性、技巧性、变化性、集体性、合作性等特点,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
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
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这项运动和其他的比赛有点不同的是,排球虽然是隔网对抗项目,不像足球、篮球直接对抗球类项目那样存在身体冲撞受伤的危险,但排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参加排球运动的练习者仍然存在劳损、挫伤、意外受伤的危险,在打排球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也曾受过伤,但都为了比赛而坚持着
队友们对排球的热爱让我很是感动,忍着痛为自己的队友创造好的机会,因为她们和队友的非常好的配合使我们获得了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
我更加认识到在排球比赛中,个人技术是一小方面,团队协作才是重点 其次是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通常我认为一件事重要的是最后的结果,但并不是每件事都是这样的
在策划和筹备及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充满许多困难,例如:经费、场地、裁判等等。
但其中也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之间的感情也进一步的加深了,在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好多的东西,坚持、友情、奋斗、快乐。
而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两个:胜利与快乐。
我
2022中国女排夺冠观后感200字
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一直作为各界学习的榜样广为传颂,这种精神既是激励,也是拼搏。
而当朱婷扣下最后一球,女排姑娘们集体泪奔来庆祝胜利的时候,经历了“世界二流”的苦楚和新老交替的阵痛的中国女排终于重回巅峰。
可以说这场胜利是女排精神的再现。
在过去的11年里,中国女排有过世界排名仅列第十的难堪低谷,也经历过亚锦赛第四的最差战绩。
女排姑娘体会着从甜蜜到苦涩的滋味,在焦虑中等待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的除了一茬又一茬不再熟悉的面孔,还有已经消减的斗志。
所以现在这支年轻的女排夺冠对国人而言堪称惊喜。
女儿排球队的励志作文
2022年8月21日,相信亿万中国人都会在电视机旁为中国女排加油、喝彩;相信得知了女排夺金的中国人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那激动人心的激战时刻。
人们不约而同地赞美女排精神又回来了!我再一次从女排夺金中获得了启示,再一次从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作文范文篇一:学习女排精神心得感想 女排夺冠了,举国沸腾,“女排精神”又一次响彻中国,激起了我们心中太多太深太真的感情…… 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按理说精神这东西是不会消灭的,但为什么要等到十几年或者说几十年之后,“女排精神”才再次发挥了它的魔力。
这次胜利,到底是中国女排精神的胜利,还是这批大长腿可爱姑娘们的胜利? “女排精神就是以拼搏为核心、以实力为基础”。
这是老女排在比赛中传达给观众的一种感觉,拼搏精神,尤其是面对强手不畏惧,不胆怯,放的开,能把实力发挥出来,能把对手拼的害怕自己,直到反败为胜。
”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女排精神的诠释,它强调的是以实力为基础。
对于“女排精神”,郎平在夺冠后说:“我觉得不是靠讲故事或者什么心灵鸡汤能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要求。
”她强调的,也是实力。
这次奥运夺冠,与其说是中国女排精神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硬邦邦的实力的胜利。
这帮大长腿漂亮姑娘们经过刻骨的磨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如郎平所说,他们的胜利跟什么心灵鸡汤没有半点关系,凭借的完全是平时严格的训练。
奥运会是世界顶尖的体育赛事,每一支队伍都代表它的国家,每一支队伍都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拼搏奋进的精神,但比赛比的从来不是口号、不是精神、不是故事,比赛比拼的从来只是实力。
中国女排在80年代五连冠之后,跟人拼精神拼了几十年,结果经历了中国女排精神笼罩下的长时间的混沌低谷。
直到今天,才又凭借过硬的实力走上了巅峰。
恭喜中国女排,也希望女排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关于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作文范文篇二:女排精神一直存在 1981年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首个获得世界冠军的队伍,迄今为止,中国女排依旧是三大球惟一拥有过世界冠军头衔的队伍,这支承载光荣和梦想的队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队伍,又在2003年和2004年两度夺冠,共七度成为世界冠军。
多么耀眼的成绩单啊! 然而这份荣耀却在那年戛然而止,在过去的11年里,中国女排有过世界排名仅列第十的难堪低谷,也经历过亚锦赛第四的最差战绩;在过去的11年里,我们体会着从甜蜜到苦涩的滋味,很多人在焦虑中等待希望;在过去的11年里,随着人们心态一起改变的,既有队员的面孔,也有教练的面孔,还有已经消减的斗志。
所以,对于国人而言,现在这支年轻的女排夺冠堪称惊喜。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我以为,在体育赛事中,获胜才是成功之母。
因为,如果一直失败,队伍就会失去信心,而没有信心也就很难正常发挥实力。
这一点在国足身上就可以体现。
国足先前可以输泰国,现在可以平中国香港,球迷都已经懒得炮轰了。
而去年,女排夺得世锦赛亚军的时候,人们就看到了希望。
因为,在比赛中,女排姑娘展现出了在逆境中翻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的就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
显然,如何让1+1大于2,如何排兵布阵,都需要一个神奇的教练。
2年前,在中国女排处在寒冬的时候,郎平再次挺身而出,凝聚人心。
面对今天的胜利,我们该给郎指导掌声。
当然,夺冠并不意味着现今女排的问题已经解决。
在荣耀之后,我们还应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毕竟,我们曾经有过纵横四海的辉煌,也有失去方向的迷茫期。
就目前来看,如何将女排队伍的人才培养机制激活仍是一道难题。
只有这道题答好了,中国女排笑傲天涯的希望才能不断延续,当然这同样离不开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激励,更是鼓励,而且也是拼搏,是体育精神的最好缩影,女排精神应该是中国女排的黄金时期出现的精神,同样也是郎平的黄金时期时期才有了精神,中国女排需要黄金时期,更需要一种精神,也需要一位好的教练,更需要一个团队精神强,敢打敢拼的女排,而且这是女排精神的重现。
中国女排用事实证明,女排精神不是矫情的说辞,而是用冠军写就的永恒情结。
女排精神一直存在! 关于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作文范文篇三:学习中国女排的合作精神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
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
“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
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
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
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
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
”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
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
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ganyan/show-444623.html
